第266章 要因材施教啊(一更)(第2/2頁)

這下再做不到眾口一詞了,有說狀元郎能背下來的,有說黃英傑能背下來的。

之所以說楚辭能背下來,這其中難免有濾鏡的作用在裏面。對大魏朝的所有文人而言,金榜題名,打馬遊街就是他們一生之中所能享受到的最大的榮耀。能夠在全國上下那麽多人裏取得第一的,必定不是尋常人。那黃英傑再厲害,他也中不了狀元啊,就連去年鄉試都沒能考中。

說黃英傑的那更加毋庸置疑了,過目不忘的本事豈是所有人都能有的?他只略略翻動便能記下來,何況是翻看幾遍?

“看來大家意見不太相同,那麽現在,相信本官能在一日之內背下來的起身,相信黃兄能背下來的坐著。”楚辭說道。

場下逐漸有人站了起來,有些舉棋不定之人,看見旁人站起來,他便也站了起來。細數下來,認為楚辭能背下來的竟占了大半。

“多謝各位的擡舉,請坐吧。”楚辭輕笑一聲,“不過,要在一日之內背下《離騷》,我也是做不到的。我還記得當初背《離騷》之時,我花了近一旬的功夫,才在先生的戒尺之下,結結巴巴地背完了全篇。當時解脫之感,猶勝死裏逃生。假設真有人將我與黃兄放在一起讀書,想必夫子是必要罵我愚鈍不堪的。”

這是原主十二歲時用了十天背下來的,當時的慘狀不提也罷。而楚辭自己,確實也是背過全文的。

當初他上高中時背了節選,大學時那位老教授講到屈原時說只背節選怎麽能夠?要背當然是背全篇。說完之後,便給他們布置了作業,在一個星期裏背完《離騷》。楚辭剛開始也是捧著書死背,幾遍下來後,不只沒背下來,反而將高中背過的地方也忘的差不多了。絕望之下,他開始努力翻資料琢磨這篇文章,大致理解之後,用了四天的時間,才將它背下來。然後老教授沒有檢查,簡直讓人憂桑。

場下哄笑起來,原本看起來高高在上的楚大人,因為這一席話走下了神壇,變得平易近人起來。他們中有些人,前半生被戒尺教訓,後半生又用戒尺教訓別人,此時聽了他的話,心裏滿滿都是親切感。

“大人,我知道您是想用這個例子證明並非只有勤學苦練一途,可是又有幾人能如那黃英傑一樣,擁有這種才能呢?其他人一般相差不大。”有人說道,神童之所以為神童就是因為千萬人之中才出那麽幾個,拿他當例子來比較這有意義嗎?

楚辭聞言,正色道:“正因為相差不大,這才值得商榷。若果真是如黃英傑那般的人才,任憑哪一個夫子也不會把他們和尋常人放在一處教導,只會根據他的學習進度傾囊相授。可學生之間有差異但不大,就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兩個學子一同學習,其中一人努力,另一人不那麽勤奮,兩人都在規定時間將書背出來,你們會更喜歡哪一個?”

舊知識學會了,新知識卻遲遲不教授,那麽那些提前學會了的,肯定就不會再花那麽長的時間去學習了。最後看在先生們的眼裏,就是兩種不同的狀態了。

夫子們皺眉沉思,努力回想自己有沒有這樣聰明卻不用功的學生,結果還真有。往日在他們看來,便是這學生頑劣不堪,不聽勸導,現在看來,似乎他們的處理也有不當之處。至少該分清楚什麽是學有余力,什麽是真正的貪玩厭學。

“可是,若他提前學會了可以告訴師長重新布置課業,又為何要虛度光陰呢?他既然才智比旁人更高,就更應該刻苦進學方是正道。”

“對,東坡先生也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意思就是想要成就大事業,才智、意志和努力是分不開的。可是,咱們面對的學生,並非都是能夠克制自己之人。而且諸位需明白,在學生心中,師者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很少有學生會對師者提出質疑或主動向你求教。”這不僅僅是古代的現象,現代也依然是這樣,楚辭已經足夠接地氣了,可來問問題的依舊只有班幹們。

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樣子,楚辭又說道:“我說這話,並非是想全盤否定你們的教書方法。能夠從古一直延續至今,必然是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我希望,大家回去能夠多想想,什麽樣的方法,才能適用於這小部分的學子。昔日孔老夫子在同一個問題上,對待子路和冉有卻有不同說法,此等做法大家便可借鑒一二。”

因材施教,一個說起來無比簡單,做起來卻十分困難的要求。師者也是普通人,自然不可能以聖人的準則來要求自己。但是楚辭希望,他們聽後可以稍稍改變一下自己原來的做法,說不定,也能改變某些人既定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