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潛移默化(第2/2頁)

“你……琢磨了那麽長時間就琢磨出這個?”

楚辭用看神經病的眼神看著張文海,他放著好端端一個公子哥不做,書也不讀,跑來給他做幕僚?

“正是!”張文海不知想到了什麽,看著楚辭的眼神十分熱切。

楚辭嘴角抽了抽,無奈地說道:“二老也同意你這樣做?”

張文海點了點頭,他這段時間都在說服他的父母答應這事,他難得為一件事堅持這麽久,張父張母沒有辦法,只得答應了他。

楚辭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罷了,就當張文海也是來求學的好了,他總不能真把人當幕僚用。

張文海見他沒有拒絕,當下便開心起來,他一直都認為楚辭就是一盞明燈,只有追隨著他才不會失去方向。每次他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會想若是楚兄在就好了。

楚辭則是覺得,一頭羊也是趕,兩頭羊也是放,多一個也沒關系。而且,文海這人情商高,在交際方面很是不錯,說不定,還真能起到什麽作用呢!

楚辭在灣縣又待了兩天,他將自己知道的關於怎麽伺弄田地的知識教了一些之後,還留下了一本書。

這本書是楚辭翻譯過後的。之前留下的那些農書在行文上未免太過晦澀,若無一定基礎的人根本讀不懂,更別提只些許認識幾個字的老百姓了。楚辭翻譯過後,就變簡單了很多,只要認識這些字的人看幾遍,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當地老百姓試了楚辭最開始說的肥地方法,很快就看見了效果。他們得知楚辭還留了一本農書,都很想看看裏面的內容。識字的自然得意洋洋,不識字的也有了如果識字就好了的想法。

一個小小的想法也許不起眼,但當它越積越多,逐漸紮根於心底之時,人們便會不自覺地付出努力去實現它。這就是潛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