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小坑一筆(第2/3頁)

聽他這麽一說,大家放心了。閑暇之余,有人好奇起來,主家要想吃每天都有,怎麽會突然又急著要?

朱小哥說:“這不是沒辦法嗎?那位趙老爺喜歡吃,昨天一大早就巴巴讓人送了一盒茶葉過來,我們少爺得回禮不是,所以就叫送一些玉融丸過去。”

“哪位趙老爺啊?可是城北的趙舉人?”

“不是那位,大家也應該認識他才對,是趙寬趙老爺,就是諢號趙碼頭的那位。”

“原來是他啊。”

大家頓時明白了,趙碼頭的大名大家都聽說過,聽說別府的老百姓對他很是推崇。只是對於漳州府百姓來說,他們對趙寬的印象除了有錢就沒別的了。

“他怎麽來了?難不成他也想來咱們漳州府造碼頭?”有一位大叔滿眼期待,那些有碼頭的州府什麽樣他可是見識過的。

“想得美,咱們漳州窮鄉僻壤的,他能來這兒建碼頭?”旁邊一位大爺開始潑冷水。

“咱們這兒不是有玉融丸了嗎?”大叔不太服氣了。

“玉融丸賣給商人是什麽價你也不是沒聽說過,值得大老遠來這兒建個碼頭賣?”正因為賣給老百姓的價錢太良心了,他們才會爭著來買。一想到賣給外地商人的價錢,他們心中就會升起一股暗爽。

“誰知道呢?”大叔還是覺得有可能,但他也不願和個老頭兒爭,就主動移開話題,“反正不管他建不建碼頭,新鮮的玉融丸他總是吃到了。也不知道是什麽茶葉,這一大鍋玉融丸要是賣給外面的人可不便宜。”

“總不能是母樹大紅袍。這些行商的可真會做生意,一點茶葉就騙走了一鍋玉融丸。”大爺憤憤不平地說道,至於朱小哥說的這茶葉挺貴的話,他根本就沒聽進去。

等兩鍋玉融丸賣完後,外面已是太陽高照了。這些買東西的人回去晚了旁人總是要多問一句的,不久之後,大半個漳州府的人都知道了,那位趙碼頭用一盒茶葉就換了一大鍋玉融丸。大家言辭之間都是羨慕嫉妒恨,這麽一大鍋用冰鎮著,得吃多久啊!

消息傳到趙寬耳朵裏時,他陰沉著臉砸了一個汝窯的蘭花杯,讓這幾百兩一套的茶杯立刻就不值什麽錢了。

他之所以會把金瓜貢送過去,為的就是留一個把柄,順便還能試探一下這位楚提學,看看他是否如傳說中那般清正廉潔。結果呢,把柄沒留下,反而讓全城都聽說了他用茶葉換玉融丸的事情。如今外面都在說他以財勢壓人,強買強賣。趙寬聽後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他幾百兩一兩的金瓜貢,就換來這麽一簍玉融丸,偏那些人言辭之中還透露出一種他賺到了的感覺。

……

張文海坐在桌旁和楚辭學外面人的話,學完一句就捧腹大笑一聲,表情極其浮誇。

“得了,不過是小小坑了他一次就高興成這樣,想想他是怎麽給我們下套的。”楚辭不得不給他潑點涼水,讓他收斂一些。

張文海不管那麽多,他說:“他下套歸他下套,反正我現在很高興。他那個老狐狸,沒想到自己也會被人坑吧,我一想到他的表情,就止不住想笑,哈哈哈……”

“既然這麽高興,那明天回復他的時候,你就一個人去吧。”楚辭語帶威脅,眼神不善地看著張文海。

張文海立刻消聲,討好道:“別啊楚兄,你也知道我笨嘴拙舌的,哪裏是那老狐狸的對手。咱們還是一起去吧。”

楚辭哼笑一聲,不繼續為難他,而是問起了茶葉的去向。他是不會要這東西的,但送上來的經費不要白不要,所以他就讓張文海將茶葉拿去賣了,換的錢剛好可以用來資助漳州府的貧困學子們,楚辭最近正在寫一個關於“助學金”的計劃。張文海表示安排妥當後,楚辭點頭表示滿意,隨後他掏出兩張紙遞給張文海。

張文海展開一看,眼睛啪的一聲就亮了。他說道:“楚兄,你還真找到辦法對付他了?”

“哪有什麽辦法,只不過是據理力爭罷了。”楚辭苦笑一聲,便是他找出合約裏的漏洞又怎樣,那些人還不是會按照上面的約定來看。

“縱使不成也要盡力而為不是,再不然,就讓他鬧到知府衙門去告狀唄。”張文海說的底氣十足,但還是忍不住地打聽,“楚兄,你說說這趙寬到底是怎麽樣一個人?還有啊,他真的只是一介商人嗎?”

楚辭被他問得一愣,趙寬真的只是一介商人嗎?他想起當初那個驛氶透露的關於趙寬的事,說他本來是一個孤兒,而後出去闖蕩多年,等衣錦還鄉之時再回來報答鄉親們,這中間他是怎麽奮鬥的卻無人知曉。

“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麽?”

張文海搖搖頭:“我就是覺得他不太像一個商人。你看我爹,行商二三十年了,面對官府的人時,仍然是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無論多大官都差不多。你看那趙寬,他就不會這樣,反而我還覺得他似乎根本看不起官員們。我之前和他應酬時,但凡提起官員,他就會露出一種似笑非笑的表情。你說,他是不是被哪個當官的坑害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