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模擬考(第2/2頁)

楚辭自然不會在意陸知府那微妙的小心思,只要事情沒有攤開鋪在明面上說,這就都不算事。只不過是言語尖酸些罷了,若事事都無比在意,放在心上,那人生還有什麽趣味可言?

……

待時間進入九月,人們發現,在最新一期的教育報上赫然出現了一個重磅消息,上面用粗黑的字體寫著一條關於鄉試模擬考的通知。

人盡皆知,鄉試和縣試並不相同,兩者無論是考試時長和難易程度都不在一條水平線上。一般來說,第一次入場就能取得舉人功名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第一次下場都是以失敗告終的。

而這失敗的原因,有時候並不是因為他們學的不夠紮實,而是因為沒有經驗。九天六夜的考試時間,對於學子們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大部分的學子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考驗,頭次入場根本就不能集中精力投入作答,落榜也是意料之中的。有些人心性堅定,第一次落榜第二次還能重振旗鼓再戰,可有些天資聰穎的學子卻會因為這次打擊而摔落神壇。

這部分學子因天資聰穎,時常會被人吹捧。長時間下來,心態難免飄飄然,在跨入鄉試場中時,一般都是抱著成為解元去的,再不濟也要得個經魁才行。可是現實的打擊是巨大的,他們不止不能成為最出眾的那一個,甚至有可能落榜。

年輕氣盛且驕傲的學子們一夕之間學霸光環全部掉落,之前接受了多少吹捧,之後就得承受多少誹謗。有些人會因此陷入自我懷疑,此後讀書時總不能心無旁騖,旁人一句閑話就會觸動他們敏感脆弱的神經,讓他們日日夜夜都經受折磨。再下一次入場時,他們可能會對考場心生畏懼,導致再一次發揮失常。最終一個天之驕子,終會因再三的打擊而泯然於眾人矣,再找不出一絲靈氣。

可能有人會覺得,他們落榜是因為自己的心態問題,這根本就怨不了別人。事實也沒有錯,鄉試三場就像不斷湧向岸邊的海水一樣,將入場的學子一遍又一遍的淘洗,留到最後的,都是意志堅定之人了。

對於天才的隕落,大部分人都是感慨一聲便罷,更有甚者還會像看好戲一般,於街頭巷尾散布一些淺知拙見。

曾經身為一名老師,如今身為教育局長的楚辭,卻為此十分遺憾又心酸。師者父母心,對於天才的隕落,這類人一般比隕落者自身還要傷懷。就像袁山縣學的孔山長一樣,他至今都還在為得意門生寇靜因毀容不能參加會試而介懷不已。

而且,因為此類大浪淘沙般的考法,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榜上有名的都是一些中年人,意氣風發的少年學子少之又少。

這些中年人經過了社會的打擊磨煉,處事一個比一個圓滑,大部分人都期望安定平穩的生活,把當官變成一種謀生的手段,平日裏行事只追求不功不過,把年少時的雄心壯志全部都拋之腦後了。

少年人縱有千百種不好,可他們追求理想時的熱情卻比所有人都要高,而且他們未經世事,可塑性也比中年人要強得多。一個王朝,如果沒有及時注射進這些新鮮血液,遲早有一天是會走向滅亡的。

身為長輩,身為師者,對這些年輕人應該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責怪,給他們多一些的機會,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因此,楚辭在距離鄉試還有一年的時間裏,提出了模擬考試的想法。

這個想法剛剛提出來時,就立刻遭到了反對。反對的聲音大多都是因為此舉會耗費無數的人力物力。要知道,每個省在鄉試開始前的半年內就要開始做準備了。每次鄉試時都是舉全城之力確保鄉試能夠正常進行。他們小小一個府城,哪能辦到這些?

然而楚辭早已料到他們會反對的原因,並且對此做好了規劃。其實他們只需要提供一個場所和一套試卷,再加上少數的人力即可。模擬考之所以稱為模擬,就是因為它有別於正式的考試卻又與其相似。

不需要一模一樣的規章制度,只需要創造出合理的環境,讓他們有身臨其境之感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