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衣冠不整(第2/2頁)

信中還問,他那兩個徒孫明年二月是否要入縣試場一試深淺?因為他觀楚辭之前寄回來的二人所做的文章,發現他們學識不比縣學縣試班的學子們差。

楚辭接到信後羞慚不已,他立刻搜羅了一堆好東西,附帶著幾封信一同送往西江省去。而後他又親自帶著傅明安和常曉去到江縣分巡道衙,幫二人報名參加童子試。

朝廷規定,除鄉試外,學子可根據自身情況在所居住地參加考試,不受戶籍限制。但要去當地縣衙開個證明,並要有廩生作保方可。

楚辭帶人前來報名,本不需要諸多限制,只消他說一句話,負責此事的吏員就會忙不叠地將他們二人的姓名記錄在上。但楚辭沒有搞特殊化,他老老實實地帶著他們在縣衙開了證明才過來的,作保人倒不需要額外的什麽人,那一項他填的是自己的名字。

他如此公事公辦,讓江縣的吏員們都很佩服,私底下難免要說上幾句,一傳十,十傳百,楚辭公正嚴明的形象便樹立起來了。

報過名之後,楚辭又抽出時間給他們復習。常曉還好一些,因為他這些功課去年才學過,只要稍一復習,便又想起來了。

可傅明安是開蒙時學的這些,當時他才六歲。縱使當時記得再清楚,現在要逐字逐句默出來還是有點困難的。記憶這個東西就是這樣,學完了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隱藏起來。但好在它不會消失,只要肯花功夫復習,封存的記憶就會再次出現。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復習,當他們踏入考場之時,楚辭已經完全不擔心了。這兩個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學習,若是連童子試都過不了,那他這麽多年的老師也算白當了。他現在緊張的是楚小遠和鐘離鈺,雖然這兩年二人寫信來時再不像以前一樣塗改畫圈了,但他們畢竟不在身邊,學成什麽樣子楚辭也不十分清楚。不過,有秦夫子在一旁看著他們,想來也是萬無一失的。

果然,十二月初成績出來,先是傅明安和常曉二人取得童生資格,明年二月可入縣試。而後楚辭又接到了秦夫子的來信,稱兩小考試時名列前茅,都取得了童生資格,明年可以離開蒙童館,去縣試少年班學習了,可謂是皆大歡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事讓楚辭很是高興,那就是全府這次取得童生的人數比往年多出了一倍不止。雖然比起其他州府仍有差異,但這也證明了漳州府的學風在楚辭等人的努力下,慢慢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

童子試後,不等楚辭放松兩天,就接到省裏下發的公文,道是讓各府提學一同前往省城議事。

楚辭接到通知後就渾身一寒,心說不會是齊魯直那老匹夫又使計騙他吧?他把公文又拿起來仔細看了看,突然發現那上面蓋的印好像是杜大人的。

是了,南閩省的提學有兩位。當時那位杜大人回鄉丁憂,現在已經過了這麽久,他也該回來處理公務了。

想通之後楚辭很是放心,第二天一早就踏上馬車,來到他們漳州府自己的碼頭。碼頭處停放著很多船只,楚辭眼睛很尖,一眼就看見了南閩水師的巡邏船。

楚辭想起上次水師提督範大人給他的承諾,現在已經到了兌現的時候了。若是兌現不了,他今日去了省城,一定是要去拜會一下範大人的。

兌現承諾的過程比楚辭想的要順利,他剛剛亮出身份,船上的統領就很熱情地邀請他上船,之後還特地從岸上買了些點心上來招待他。

楚辭坐著速度非同一般的巡邏船,於當日下午申時正到達了省城郊外的碼頭,比之尋常的客船來說,起碼要快兩個時辰以上。

楚辭乘著馬車趕在關城門之前到達了省城驛館投宿。第二天早上,他收拾好自己,便招了輛馬車,前去提學司衙門。

剛下馬車,楚辭就碰到了孟大人。孟繁見到楚辭十分高興,但同時也嗔怪地埋怨了幾句楚辭的外道,還說讓他下次再來時一定要去孟府住。楚辭被他搞得有些不好意思,當下便表示下次有機會一定去。

兩人邊走邊聊,沒一會兒就來到了議事廳。此時南閩其他州府的提學們大多都在這裏了,大家互相見禮後,都隨意地聊著天。楚辭在和孟大人聊天時,敏感地察覺到不時在他身上停留的視線,待他回頭去看時,那種視線卻又立刻消失了,心中很是費解。

怎麽大家都看他呢?難不成他今日衣冠不整的就出門了?楚辭忍不住拂了拂自己的衣角,很想去照一照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