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督查(第2/2頁)

這樣一想,秦順心裏倒吸了一口氣,直罵這楚辭太過陰險,讓他險些就上了他的當!

楚辭站在一旁,見這秦順的表情就像打翻了調料盤一樣精彩,心裏暗暗猜想,莫非這人太蠢,備注了還不能看懂?

他剛想開口問一問,就見秦順將這地圖往桌上一拍,順便還瞪了他一眼。

“……”楚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表情略顯委屈。

看在秦順眼裏卻是他奸計敗露之後的失落,為此心裏總算舒服了一些。

“楚大人,想當初聖上之所以欽點你來漳州府整治學風,是因為你辦事能力強。可現在你才來這裏一年,府中學堂卻不增反降。你這樣可對得起聖上?還是說,這裏頭有什麽隱情?”秦順試探道,想著若楚辭做不出解釋,他就立刻上折稟報。

“秦大人明察,這裏頭確有隱情。這些關閉的都是入學人數極少,夫子人品堪憂的學堂。這些學堂既耗費官府物資,又會誤導蒙童。下官再三考察之後,才決定關閉這十余所學堂。”楚辭說道。

其實楚辭對這大魏朝的教育制度一直有些疑問。從這些史料來看,大魏開國皇帝很重視教育,能夠於每一個戶籍數過百的村子設立學堂就能看出來。除此之外,他也很重視算學,還將算學一道並入科舉之中,頗有些全面發展的勢頭。

可是從發展觀上看,這樣的操作其實挺不合理的。學堂過多,可是夫子太少,孩童入學全靠自願,以至於很多村子設立的村學都是空置的。看得出來,這位開國皇帝對於教育這一塊是有點一知半解的,他只知道滿足硬件需求,對於教育的本質卻視而不見,步子邁的太大,反而難以收場。

有時候,楚辭會懷疑,這位開國皇帝是不是某位老鄉。可除了這些方面,其他還是挺正常的。楚辭覺得,要是他穿成了皇帝,那他一定會把科技樹點亮,直接帶領大魏朝改革開放奔小康。不過,這也僅是臆想而已。試問哪個男人沒有做過這種改天換地,富國強民的穿越夢呢?

“那你關閉這幾所學堂之後,那兒的孩童去何處求學?”秦順問道。

“下官關閉的這幾所學堂附近都有其他村學,雖說他們要多走幾步,但是無論對學業還是對學習為人處世之道來說,都要比以前好一些。”楚辭說道。年後他還想再關閉一些只有十幾二十人的學堂,而後在幾個村子中間建設學堂,將資源整合在一起,這樣一來,人力方面得到了緩解,學子們學到的東西也能更多些。

秦順聽了,松了一口氣,好在他剛剛已經預料到此人必有借口,沒有貿然行事,不然恐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些學堂如今共有多少人在?”秦順開始提問。

楚辭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暗示周青作答。周青面對朝廷委派下來的督學還有些緊張,他看了楚辭一眼,得到了一個鼓勵的眼神後道:“本府從蒙童到生員,一共有3556人,其中今年共新增387人……”

時間就在秦順和周青的一問一答間悄然而逝。無論秦順問哪個問題,周青都能迅速回答,鮮有錯漏。對於周青的回答,楚辭在一旁聽著是很滿意的,這說明他工作到位。年底的考核表上,一個優等是必不可少的。

似乎是這上面實在問不出東西了,秦順離開了這裏,轉向下一個位置。而其他位置的人員也如周青一般,對於秦順提出地問題都能及時給予令人滿意的答復。

越問,秦順就越無奈,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這漳州府提學司的工作做的都是很到位的。別的州府出現過的毛病,在這裏都不曾有。而且專人答復使他只需要對一對資料就可以,少了那些翻閱的過程,檢查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最後一項。當秦順問起近三年考中的舉人和生員的簿書何在時,楚辭心想,果然來了!他將資料取出給秦順查看,秦順接過後隨意地翻閱了幾張,然後就放下了,開始例行提問。

他這舉動反而讓楚辭有些疑惑了,秦順查看了一晚上的案卷不就是為了此時發難嗎?何以到了這一步時他卻如此敷衍了事,莫非他已經知道自己套話的事了?楚辭心中頓時警惕起來,覺得這秦順恐怕還有後招。

其實秦順沒有忘記,只是在經歷了前面這麽多的刺激後,他已經打從心底覺得楚辭這人做事實在小心縝密了。他之前預想的那個問題如此明顯,他肯定是不會出錯的,何必又浪費精力,自討沒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