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回京復命(第2/2頁)

秦順聽天和帝這般說,心裏驚訝不已,一年多沒消息的人,皇上此刻提起居然記憶猶新,可見當初這楚辭帶給大家的感覺是多麽深刻。

“是啊,楚提學在漳州府任職,當地官員和百姓都對其贊不絕口……”既然皇上想聽,秦順自然不會掃興,撿著幾件從百姓那裏聽來的事情說了,逗得天和帝直樂呵。

不過天和帝在樂呵過後,突然用懷疑的眼神看著秦順,說道:“朕記得,秦愛卿和楚辭往日在朝堂上總是針鋒相對,鬥得烏眼雞似的。怎麽你才去了漳州府一次,就說起他的好話來了?”

天和帝嘴角還噙著笑,秦順卻已經跪下了,“聖上明察,微臣往日與楚提學確實有些齷齪,不過微臣向來對事不對人,只是身為禦史的職責所在罷了,非是對楚提學有什麽偏見。這次微臣替聖上您巡查南三省,一路巡查了很多的州府,可是論起功績來說,漳州府確實要勝他們一籌。微臣不敢隱瞞,皆是據實以報,不敢有半句謊言,更不曾……更不曾收受好處。”

天和帝笑得很親切:“秦愛卿不必如此緊張,快起來吧。來人啊,賜座。朕不過隨口一問罷了。你們二人都是正直不阿,眼裏摻不得沙子的人,又怎會有那見不得人的勾當呢?朕只是感慨,昔有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今又有秦愛卿放下心中嫌隙為昔日政敵說話,朕心甚慰。”

秦順謝恩起身,顫顫巍巍地坐了一小角凳子,心裏瘋狂吐槽天和帝突然嚇人。幸好他都是實話實說的,沒有想過要誣陷他人,要不然的話就遭了。

“對了,剛才說的教育報你到底帶了沒帶?朕剛聽你說,漳州府的學子們對此物十分推崇,朕也想看一看,這教育報,到底好不好。”

秦順忙道:“回聖上,臣想著此等新鮮物品聖上一定喜歡,故而將他們出的每一期報紙都要了幾份帶回來,此刻正放在臣的馬車上,臣出去後立刻遣人送來。”

“不用了,你只說在哪便是,朕這就命人去取。”天和帝等不及想看到,自然不願等他慢吞吞走出去。

秦順說了位置後,宮人立刻趕去那裏,取回報紙後一刻也不敢耽誤。從南門到禦書房,竟只用了一盞茶的時間。

這教育報自從六月出了第一期後,至十二月已經出到第十四期了,它的版面也從原來的四個,變得越來越多,內容也變得愈加豐富了,甚至還有人投了稿子在上面連載話本。當然,這話本的內容是經過嚴格審查的,符合學子們看得積極向上的東西。

秦順拿到的這幾份是裝訂好了的,展開後大大的一疊。天和帝才看到第一期後,眼睛就移不開了。秦順苦哈哈地坐在下面,心裏有些絕望,也不知皇上要看多久才能發現他還在這裏。他之前拿到這些報紙時,也是廢寢忘食地看了好久。

不得不說,報紙這物確實是打發時間的好幫手。民間時常流傳著一句話,叫做: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話雖有些諷刺,但也說明了報紙這東西的重要性,在沒有手機電腦的從前,大部分都是從報紙上獲取有效信息的。

……

“諸位愛卿,朕前兩日聽說了幾起有意思的案子,心裏一時不知該如何宣判,不知各位可有論斷?”

早朝時,天和帝笑眯眯地對眾位大臣們說道。

朝堂上的大人們第一時間將頭轉向了刑部尚書,有趣的案子?他們最近可沒聽說什麽案子比較有趣。

刑部的各位大人也是一臉懵逼,最近只在城郊發生了一起殺人案,兇手作案手段極其殘忍,這總不能說是有趣的案子吧?刑部尚書望向大理寺卿,莫非是他們審判之後還未上報的案子?大理寺卿搖了搖頭,最近除了城郊案外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根本就不值得大理寺出手,當地的縣衙就解決了。

面對眾臉懵逼的大人們,天和帝暗自開懷不已,唯一知道真相的秦順因為官職不高,不能躋身於常朝之中而錯過了這難得一見的場景。

“還請皇上為吾等解惑。”溫太傅作為皇上的師傅,這會兒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打破這尷尬的氣氛。

天和帝爽朗一笑,將張三和李四的盜竊案說了出來,他讓大人們獨立思考,並且不允許向大理寺和刑部的人討教。

大人們思考過後,各執一詞,朝堂一時無比熱鬧。天和帝坐在龍椅之上,悠哉悠哉地看著下方鬥雞似的大人們,沒道理漳州的學子都開始修習律法了,他的大人們卻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