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遲來的聖旨(第2/2頁)

眾人被楚辭雲淡風輕的樣子驚住了,這可是領聖旨啊,他怎麽能如此淡然呢?尋常官員接到消息恐怕已經高興地昏過去了,這位竟然還能有禮地道謝?

“怎麽了嗎?”楚辭想了想,然後恍然大悟,“哦對,來人啊,命周大人大開正門,並在院中設香案,準備接旨。本官要回去換官服了,先失陪一下。”

說完,他就不慌不忙地朝著門外走去。

接旨就這麽簡單嗎?在場眾人眼中透出深深的疑惑,不得焚香沐浴一番,也無需誠惶誠恐地命人整理理衙門,只是設個香案開個門,換件衣裳過來就行了嗎?

事實上,接旨就是這麽簡單。當初楚辭在京城時,總是會接到各種各樣的聖旨,無論手諭還是口諭,從來都只需下跪接旨即可,他還從未被人彈劾過。

不過在京城時守京城的規矩,到了地方自然也要入鄉隨俗。地方官員一輩子可能接不到一封聖旨,自然以此為殊榮,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楚辭換上官服之後,便命提學司裏的所有官員在各房待命,等到外頭街上傳來聲音時再到院中集合,一同迎旨。

這一等,便是一個時辰。

楚辭快被厚重的官服熱死的時候,外頭街上終於傳來了鑼響,眾人連忙按照官職等級,分立楚辭兩側。

“聖旨到!漳州府提舉學事司楚辭接旨!”一聲略尖利的聲音響起,傳旨太監已經捧著聖旨踏進了提學的大門。

“微臣接旨!”楚辭率領眾人在香案後跪下領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漳州府楚辭自擔任提學一職後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為我大魏選拔棟梁之才,其情可表。故賞賜新式黑板二百扇,粉筆五百箱……以彰其德,欽此!”

宣旨太監肅著臉宣讀完這封聖旨後,笑眯眯地說道:“楚大人,快領旨謝恩吧。”

“微臣領旨,叩謝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楚辭領旨後磕了個頭謝恩,然後便站起身來招呼這個太監。

“公公裏頭請,本官已命人備下一些茶點,若公公不嫌棄的話,便進去用一些吧。”

這位公公二十多歲,臉圓圓的,笑起來有些福像,看著很是可親。

“楚大人不用多禮,咱家來之前,福公公已經讓人帶過話了,他說楚大人您最是善解人意,讓咱家要敬著您些才是。”

楚辭笑了:“原來公公竟是跟著福公公辦差的,那本官也就無需客套了。不知公公怎麽稱呼?”

“你叫咱家小喜子便是……”

還站在原地的提學司眾人看著他們的提學大人一路和京城來的傳旨太監相談甚歡,心裏已經疲憊地驚不起波瀾了。

虧他們之前還擔心了一下呢,以為向京城有人告黑狀,這聖旨是來申飭楚提學的,卻沒想到,這竟是聖上給他的賞賜。

漳州府聽說了此事的官員們這下是打定主意不再與楚辭作對了,人家遠在千裏之外做的事情都能傳到京城引來賞賜,要辦他們還不是小菜一碟?

他們以後便安心地窩著,有什麽想法也得等楚提學三年之後調任再說吧。

屋內,楚辭通過和小喜子公公的攀談才知道,原來是這批黑板出貨太晚,中途又在路上耽擱時間,才導致這次的賞賜遲遲未到。

楚辭覺得奇怪,兩百面黑板按理來說並不多啊,偌大一個工部竟花了近兩月的時間才交工?

小喜子看了看楚辭的神色,說道:“原是有的,可是先前做出的那些被攔到江南一帶去了。後來再開工時,又因材料不足遲遲造不出來。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工部造出了新式黑板,較之前用鐵做的更加輕便和便宜,書寫起來也更加清晰。”

這事甚至還上了新京報,頓時成為了京城百姓茶余飯後議論的焦點。從此事上,大家也看出皇上對此事的態度是很不滿的,要是沒有聖上的允許,這件事根本就不能登報。也不知是何人膽子這麽大,竟敢在老虎背上拔毛?

楚辭在檢查這批黑板時,發現它是木頭做的,表面十分光滑細膩,粉筆書寫在上面時不易發出噪音,字跡也確實很清晰,比起現代的黑板來說,也不遑多讓。

他將這些黑板和粉筆分給了下面的各間學堂,其中府學和幾座縣學分得比較多,其他的則是一校一塊。就這,也足夠他們將其視若珍寶了。

因為黑板和粉筆的關系,楚辭在同日發下去的潤喉丸直到幾天之後,才被各位山長發到轄區的各個夫子手中。

大家原本不以為意,將它擱置一旁懶得處理,直到有人在喉嚨嘶啞幹痛時服用了一粒,才知曉它的真正實力。從那天起,這位夫子便化身“自來水”,逢人便安利這丸子,稱它為解熱毒的神藥。

待越來越多的夫子變成潤喉丸的粉絲時,福安堂已經賺了個盆滿缽滿了,不枉他們當初以三折的價錢賣給了提學司一大批藥丸,不然的話,怎會知道什麽叫“吃虧是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