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可能(第2/2頁)

楚辭低頭思索了一會,突然問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外界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到底是怎麽傳出來的?既然無人看見,那為何這些人還傳的有鼻子有眼的,就好似親眼目睹了一樣?”

這人被他這麽一問也反應過來了,事實上,不是楚辭說起這件事,他們根本就不清楚外頭是怎麽傳這件事的。

楚辭又問:“是否在這之後,還發生過此類事情,又恰好被在打漁的老百姓們看見了?”

這人聽罷,半點思索也無直接搖了搖頭:“不可能,自從那件事之後我們加強了海巡,雖然我等現在並不在巡邏隊中,可營中卻有好些兄弟,他們都說,自那日起,就再也沒見過那艘尖頭船了。更不曾再發現有商船被襲擊的痕跡遺留在哪處。”

“那就是說,不可能有除了水師之外的人知道那件事情的經過,可外面的流言卻傳的如此生動,是否說明,傳出這種流言的,正是那日在船上目睹了全程的某個人呢?可是,他們的目的是什麽呢?這有些說不過去呀。”楚辭低頭沉思,自言自語道。他還不知自己的想法已經被他人聽見了。

聽見的這個人就是他面前的士兵,他聽見楚辭的話之後,當時就做出了一副被冤枉的表情。

“我們水師的兄弟們雖然稱不上什麽英雄好漢,可也不是這麽陰險的人。這件事說出來明明對我們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他們怎麽可能對別人說出這件事!”

“你先莫要激動,聽我把話說完。”楚辭道,“我剛才所說也只是一個推測,這推測只是把所有的可能性一一列舉出來,並非真的懷疑水師的人。”

“那你說說,還有什麽可能?”這人的語氣依舊有些不快,他覺得楚辭分明就是在顧左右而言他。

“當時在海上的一共有三群人。一群是水師營的人,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泄露了消息。另外的兩種可能分別是,船上幸存的商人和實施搶掠的水匪們。”楚辭把自己的推測一一列舉了出來,可他的說法並未說服眼前這人,反而讓對方嗤之以鼻。

“你這分明就是胡亂猜測,當時在的人都被你猜了個遍,這算是什麽可能性?”

楚辭嘆了口氣:“還請小哥繼續聽我說完。如果是第二種可能的話,那就說明這些商人對大魏水師的不作為懷恨在心,所以故意散播這些言論來制造混亂給水師添麻煩。可聽你剛剛說的,這些人來經商靠的是船上一個精通兩國語言的人,而這個人已經被殺死了。那麽這個可能性就可以暫時排除了,因為他們不可能在短短幾天之內,就學會大魏語言並且達到能夠散播謠言的水平。”

這人原本不屑,可現在聽他分析的頭頭是道,臉上的不屑也變成了感興趣。

“那麽最後一種呢?”

“最後一種可能若是真的,那咱們大魏一定要小心了。”楚辭神色凝重,“如果這謠言是倭人那邊傳播開的,就說明去年剿匪時,他們布下的釘子並未被我們拔除幹凈。還有一群人打著大魏百姓的招牌,暗地裏其實是在為倭人辦事。這群人居心叵測,其心可誅,他們的目的一定不是簡單的制造恐慌,一定還留有後手。單看距離那事已經過了半月之久了,可流言不僅沒有消除,甚至還甚囂塵上便可以窺見一斑。”

這人驚訝於楚辭竟然對去年剿匪的事情了若指掌,他仔細盯著楚辭看了許久,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叫道:“你就是那個幫助水師衙門查找線索的神秘人吧?怪不得你手上有提督大人的親筆信!”

楚辭先是愕然,待明白後不僅失笑:“我可稱不上什麽神秘人,只不過那天恰逢其會聽到了一點東西。”

“果真是你。”那人嘆了一口氣,“既然是你說的,那麽此事應該和你說的差不了太多。沒想到那群倭人竟然死性不改,又打起了大魏的主意。我一定要稟明上峰,早做提防。”

楚辭對於自己的影響力這麽大感到有些受寵若驚,但這樣的好處也很明顯,這人顯然已經開始信任他,並且對他說的話深信不疑。

“稟明上峰一事事不宜遲,但我建議兄台最好不要先給你們那位統領去信,若能直接給提督大人去信那就再好不過了。”

“為何?”軍營的制度和官衙相差不大,越級上書也是大忌。

“我總覺得,你們那位統領有些不簡單……”楚辭言盡於此,聽不聽的,還是要看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