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做生意(第2/2頁)

楚辭想,等他們再大一點時,可以安排他們去遊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到外面開拓了眼界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的心態也會發生變化。

楚辭當初高中畢業時就一個人踏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大學畢業後更是把足跡遍布了世界各地。他希望這群孩子們也能像他一樣到處走走看看。

楚辭見他們聽得入神,就沒去打擾。他徑直走到了徐管家的門前,手指彎曲向前伸去,正欲敲門時,卻發現門已經被人拉開了。

楚辭驚訝於徐管家開門的速度,他的手都還保持著敲門的姿勢,剛剛差點就敲在了徐管家的腦門上。

“徐叔,你是想要出門嗎?”楚辭尷尬地收回手,還往身後藏了藏。

徐管家搖搖頭,呵呵一笑:“你走近時我就聽見腳步聲了,料到你會過來找我,這才提前開了門。楚大人,你裏面坐。”他側身相讓時,楚辭一眼就看見了桌上的賬本和撥亂了的算盤。

他有些歉意,覺得自己似乎打擾到徐管家清賬了。徐管家看出了他的想法,擺了擺手示意自己並不介意。

楚辭坐下後,先是向徐管家表達了謝意,他不在的這段時間,幾個小的全靠徐管家照顧了。徐管家佯裝不快,照顧這些孩子他樂意至極,哪用得著什麽感謝啊。

楚辭又詢問了幾個小的這段時間的表現,然後才將自己的來意道出。

“徐叔,您經商多年,可與異邦人做過生意?”

“做過的,我年輕時帶著商隊去了很多地方,與大魏相鄰的國家我基本都去過了。阿辭,你這樣問,是不是想知道些什麽?”

和聰明人說話不需要藏著掖著,楚辭直接把自己在船上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徐管家。

徐管家的表情並不意外,想來應是早就聽說過了。可他接下說的話卻讓楚辭發現,他對徐管家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徐管家說道,倭國人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其實是有原因的。

原來,倭國今年遭遇了嚴重的旱災。

這也不是沒有預兆的,南閩省今年的天氣異常炎熱,最近兩三個月只下了幾場打不濕地面的小雨。倭國那邊就更慘了,已近六七個月都沒下過一滴雨了。要知道,這莊稼想要長得好,條件有幾個,其中一個就是要有雨水灌溉。現在光曬太陽不澆水,田裏別說莊稼了,就連雜草都沒剩幾根了。

倭國雖四面環海,可海水鹹澀,根本就不能用來灌溉,眼看著田裏的莊稼一天天枯死,倭國天皇的頭發都要愁白了。因倭國國土面積不大,而這次的旱災範圍太大,幾乎把全國都包含在內了,所以糧食根本就無法調動,只能花錢向別國購入然後再賣給百姓們。

往年倭國會和大魏通商,但是因為去年倭國派往大魏的細作被發現了,所以天和帝下令不許倭國以任何名義進入大魏境內,除非是過來納貢或征得大魏同意。否則一經查實,將以奸細罪論處,就地正法,不問緣由。失了大魏的糧食,倭國只能派船去棒國采買,可是棒國也只是個彈丸小國,即使倭國再三威脅,購回的糧食也是寥寥無幾。

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倭國的一群人選擇高價從大魏走私糧食。大魏商人在面對這些人時,那叫一個手黑心狠,直接把糧價提高了數倍。

倭國人當然不樂意了,可是現在情況緊急,他們多耽誤一會,就會有更多的人被餓死,只能咬著牙接受了這貴了幾倍的糧食。

可是這些糧食投入一整個國家無異於杯水車薪,他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花大價錢和大魏商人做生意。

可是這樣長久下去也不是個事,今年遭遇了旱災,民眾幾乎一無所獲,別說稅收收不上來,就連溫飽都成問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倭國國內因為搶糧爆發了幾次動亂,次次都搞得血流成河,那些餓紅了眼的浪人,根本就不怕官府。

天皇急召大臣們想辦法,許久之後,有個人獻上計策,就是去劫掠別國商船。能劫到糧食最好,劫不到時,便用船上的貨物和大魏商人交易。

以往他們都在遠離大魏的海域作案,可是最近那些商人也變得更加謹慎了,竟故意繞道想要進入大魏海域。他們圍堵了那艘船後,才發現大魏水師的船隊就在不遠處。

他們有些害怕,沒想到水師的船竟然一動不動。當他們就快搶完時,第一艘船突然動了起來,倭人折損了幾個兄弟後,倉惶逃離現場。

因暗恨水師的人壞了他們的事,倭人在離開後,便悄悄聯系了還沒被識破的暗子,故意散播謠言,意圖擾亂民心。

楚辭驚訝於徐管家竟然知道這麽多,正疑惑時突然看見他意味深長的笑,楚辭頓時就明白了。和倭人做生意,恐怕就是徐管家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