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留名(第2/2頁)

“年大人,楚某想要重新編寫教科書的原因有幾條,一是,去蕪存菁。想必大家也都明白,古人編纂的書籍雖好,但裏面也不乏一些糟粕。初入蒙學的幼童還不能明辨是非,讓他們學習這種東西有害無益,還不如就此刪去。再者,不合時宜。古人之書,針對的自然是他們那時候的人,咱們現在無論法理人情,都與古時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們學了裏面的一些東西,反落個不倫不類,又有何意義呢?”

“第三,目前光是蒙學除了《三百千》外,還有《弟子規》、《增廣賢文》、《幼學瓊林》、《漁翁對韻》等十余本書,其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有重合,不若將他們整合放在一處,學子們學習起來也更加方便,記憶也能更加深刻。”

楚辭的辯才無人能及,便是剛剛還覺得有些不妥當的聽到他這席話,也覺得確實挺有道理的。

楚辭見眾人態度有所松動,便拋下了最有說服力的一個理由:“難道眾位不想在史書上留名嗎?”

大家的視線一下子就聚焦在了楚辭身上,由此可見,大部分文人都逃不開名聲的束縛。自古政客爭權,商人逐利,對於他們這些文人來說,錢權雖也好,但並非他們最想要的,比起權霸一方,他們更喜歡青史留名。這也是為什麽,禦史台那些人總是以撞柱威脅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