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請戰(第2/3頁)

看見那副海圖之後,楚辭終於明了,為何這山谷會被倭人洗劫,又為什麽盧老爺子得知村民都被倭人殺害時那般自責,原來“罪魁禍首”就是這幅海圖。

海圖上雖然沒有明顯的標識,但楚辭一眼就看出了,這恐怕與倭人的軍事布防有些關系,圖上的這些島嶼就分布在南閩海域附近,若是他們埋伏於此……楚辭感覺這件事情簡直細思極恐,他將海圖疊放貼身放好,然後將盧老爺子的手稿拿起來翻看。

這一看就入了神,直到大虎的肚子開始咕嚕作響,楚辭才意猶未盡地移開眼睛。這些手稿裏除了他老人家做學問的心得外,還有與其他名人大家探討的東西以及各方言論,這本書對每一個讀書人來說不亞於一場饕餮盛宴,恨不得將其細細品嘗,一字一句都放入肚中方覺安心。

根據盧老爺子遺言,待他死後,家裏的仆從全部放歸自由身,並允他們世代居住於此,另每人額外分配田地十畝,也算全了一場緣分。另外的田產地契則交由楚辭暫管,待盧靜姝長大成人後充作嫁妝讓她帶走。

楚辭原本不明白為什麽盧老爺子這般信任他,難道只因為他教那群孩子讀了幾天書嗎?後來還是杜玉替他解了惑,原來之前在和杜玉書信往來時,盧老爺子就曾提過楚辭了,只是那時候他人在外面。這次杜玉會帶楚辭去找他,也有他的授意。

杜玉痛失老友,整個人看著也蒼老了幾分,他本想收養老友的孫女,可惜他那個家族汙糟事太多,他怕怠慢了這孩子。老友對他家的情況也知道一些,貼心的沒有開口提出要求,只問了他一句話,此子如何?杜玉不假思索,道,乃可托付之人。他那老友笑笑,似乎精神都好了一些。

楚辭聽完,默默點頭,他既有幸能給人留下可以信任的印象,那他就不能辜負別人的信任。等回提學司後,他就要把這個消息告訴寇靜,想來,寇靜應也是會高興的吧?

居野山人之死很快傳揚開來,很多百姓都自發的來到山谷外祭奠他,書生們則擺了長長的台子,在此撰寫祭文,痛斥倭人,以慰居野山人和枉死的那數十個百姓在天之靈。

還有人寫了萬民書請戰,挨家挨戶的號召當地百姓簽名或按手印。楚辭這才知道,原來居野山人之所以為人敬重,並不只是因為他的學問好,更因為他廣結善緣,在饑荒年的時候散盡家財,救了無數的百姓。

自此,大儒的意義在楚辭心中有了不同的詮釋。所謂大儒者,不止是他的詩詞文章能打動人心,也不止是他的思想能給人以啟發和指導,還要有一顆悲憫之心和容納萬物的博大的胸懷。

……

居野山人的死因和萬民請戰書被快馬加鞭遞了上去,天和帝看完奏折和那厚厚的印滿手印的請戰書後勃然大怒!

區區倭國,彈丸之地,竟然一再犯邊,也不知是誰給他們的膽子!這次更甚,竟然敢屠村,他們犯下的罪行簡直罄竹難書!官員們對待這件事的態度也不同於上一次剛聽說倭國犯邊之時,這次民情激憤,官員們慷慨陳詞,一副要與國家榮譽共存亡的樣子,若是老百姓看見了,必然是要欣慰不已的。

此時遠赴越析的軍隊已經到達了西南邊境,那裏的守備軍聯合越析國已經同九銖和浪穹聯軍打過幾回了。因他們是有備而來,再加上越析的軍事力量一貫薄弱,所以接連吃了幾回敗戰,越析國已有五座城池被他們攻破了。要是再攻破一座,聯軍就可以直取越析王城了。

援軍到來的消息猶如一劑救命的湯藥灌入眾人心房,一時間所有人的鬥志都被燃起來了,竟罕見地打了一場勝戰,狠狠地挫了自進攻以來沒有輸過的聯軍們的銳氣。

負責增援的是正二品的威武大將軍,另遣了神機營的士兵協同出征,負責炮火支援,帶隊的就是寇靜。

武人想要軍功,就得出來打戰,就算他在獵場救駕升了兩級,那也是空銜,領不了兵的將士,根本就不被人放在眼裏。寇靜想要護住自己在意的那些人,所以他必須出來。剛好神機營因地位特殊,裏頭的軍士們如今更像是技術兵,一聽要上戰場,個個心裏都擔憂不已,面上也流露出幾分懼色。

這時寇靜自動請纓出征,很是刷了一把神機營統領的好感,毫不猶豫地就把他的名字報了上去,還特批了幾把火銃給他防身。

當時寇靜只想著立功,聖旨一下,便收拾好東西,跟著先行部隊去了。其中秦釗和許喬南也在隨行隊列中,他們兩個表現得比寇靜還要興奮幾分,因為在他們看來,能上真正的戰場打戰的,才能被稱為男子漢。

可是,在行了十幾天路程之後,他們突然接到消息,說是後續援軍的數量有可能會減少,原因是南閩邊境的倭人也在蠢蠢欲動,朝廷必須保存力量,以免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