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遺失的信(第2/2頁)

“楚提學,這東西是哪來的?”範舉將海圖小心地貼身放好,恨不得立刻飛回衙門,馬上領兵過去將倭人一網打盡。

楚辭往門外看了看,確定沒有人在附近後,這才壓低聲音說道:“這是在居野山人的遺物中發現的,這很可能也是他遭遇殺身之禍的緣由。”

範舉眼裏閃過一絲狠意:“楚提學,你之前是讓誰傳遞信息過來的。”他原本還不當一回事,但一想到這麽重要的消息竟然延誤了好些天,他心裏頭氣就不打一處來。

他倒沒想到要責怪楚辭,因為對倭人宣戰後,巡撫大人早就下了命令,所有官員必須嚴守陣地,無令不得隨意出府,違者重罰。此舉也是怕人心惶惶之下,會有官員提前卷包袱走人。

相應的,地方百姓也不得隨意走動,就算要離開縣裏,也必須拿著村正或裏正出具的書信去縣衙蓋章才能離開。這般戒備之下,雖然給人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但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也舉步維艱了。

在這種高壓政策下,也有人是比較自由的,一是水師的士兵和被征用的衙差,二是碼頭撐船擺渡的船夫,這些人也被征用船只運送軍備糧草及各地衙門需要呈送的公文,大家如今都習慣用船只運送而不是利用驛站走那些既慢又險的山嶺小道。

楚辭拜托的就是溪縣駐營統領關雲,但不知道為什麽,他居然沒有將信息遞上去。

“這個關雲!”範大人怒氣沖沖地拍了桌子,“枉我平常看他一副忠厚樣,沒想到也是個偷懶耍滑的!這次耽誤了大事,看我怎麽收拾他!”

楚辭沒想到自己一句話竟會惹得範舉震怒,連忙替他說了幾句話,就他的觀察來看,這位關統領其實也不像是喜歡偷懶耍滑的那種人。這次恐怕真有什麽原因。

“楚提學,你的意思我明白,我會調查清楚的,不過軍令如山,若真是他延誤軍情,那也怨不得老夫心狠手辣!”這些日子水師被倭人玩弄的團團轉,若是早點將這海圖拿到手,一定能好好教訓一下這些王八犢子!思及此,範大人更加生氣了。

楚辭點點頭,不直接定罪就行了,按查出的結果來處罰是正當合理的。

目送範舉乘車遠去,楚辭也在心裏松了一口氣,不然這個海圖一直存放在他這裏,真是讓人傷腦筋,還要提心吊膽,生怕被人知道秘密,現在總算無事一生輕了。

過了幾日,楚辭接到了範大人的來信,信是一個水師的士兵送來的。信上將信息未傳達一事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原來,並不是關雲偷懶耍滑,而是在傳遞中途出了差錯。

那日楚辭找到關雲後,就告訴他事關重大,需要立刻通知範大人或祝元帥。以關雲的職位來說,剛好可以將書信遞交到他們的手上又不被人懷疑。

關雲一直駐紮在漳州府,自然是知道楚辭的,聽他這樣說後,立刻就書信一封,讓人送到被征用的漁船上去,因為他營地裏的兩艘戰船和一艘巡航船輕易都不得離開,每日裏還要去周圍的海域巡邏。

這漁船一去,信息就斷絕了。關雲只以為上面太忙沒空見楚辭,所以才沒有消息傳下來,只能在楚辭來時婉言將他勸回去,說些上面太過忙碌的話來搪塞。

範大人查明他沒有說謊後,便又去徹查那艘漁船的消息,結果這一查之下,立刻震怒了。原來那艘漁船根本就沒將書信送出去,還稱是不小心遺失了。

範大人心頭火起,怎麽其他的都不遺失,偏偏這一封會遺失呢?他又派人去搜查他的家,結果在他家裏,發現了一些線索,他家的灶前堆了一些引火用的紙張,通過上面的字跡可以判斷,這裏大部分是老百姓的家信,其中還夾雜著幾封官府的書信,估計是弄錯了夾帶來的。書信裏有些甚至都是很久之前寄的,可見此人匿藏已久。

這人這才慌了,連忙跪下求饒。範大人問他為何將這些書信藏起來,這人才支支吾吾道出真相,說這些東西有的引火用了,有的用來糊墻了。官差們聽了擡頭一看,果見周圍的土墻上糊著一層層的紙張。

看到這裏,楚辭簡直不知該說什麽好了,竟有人能愚昧至此?要不是這次範大人徹查,恐怕大家至死都不知道,這個幫忙捎帶書信的船夫竟會偷偷將這些信帶回來。

這些書信裏,藏著老百姓們的喜怒哀樂,原本該被送達到親人手上的,偏偏在這裏化作了墻紙和煙灰。

楚辭繼續再往下看時,這人的一句話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說,曾經看過別人也是這樣做的,只不過他們是把信丟了。他就想,這麽好的紙丟了多可惜,回去糊墻糊窗戶不是更好嗎……

別人也是這樣做的?楚辭沉吟了一會,將阿鐵叫進來,吩咐他去做一件事。他心裏一直以來都有個疑問,也不知道能不能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