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海禁(第2/3頁)

“是啊,等會首來了,聽聽他是怎麽說的,想必他一定會有辦法。”其他人立刻附和,在他們心裏,趙寬就是一個傳奇。

在座的做生意的人裏面,哪個不是靠著傳下來的祖宗家業才能有幸坐在這裏?在趙寬發跡之前,他們一直認為,擁有一個大家族才是生意長盛不衰的不二法門。但是趙寬,區區一個孤兒,卻成為了南閩的首富。這個事實就如一記響亮的耳光一般打在這些人臉上。

偏偏此人品德高尚,當初幫助過他的村民都得到了回報,甚至他還在他們那個小小的縣城外修了個碼頭,使他們那個縣城一躍成為南閩最有錢的縣城之一。眾人站在他面前時,都忍不住有些自慚形穢。

不多時,趙寬便在眾人的期待中走了進來。和往常不一樣的,是他的臉上沒有帶著以往那標志性的笑容。

“會首好。”廳裏的眾人齊齊朝他拱手,臉上都帶著幾分希冀,希望能從他這裏聽到點好消息。

“各位好呀。”趙寬也拱了拱手。

“會首,朝廷如今不開放海禁,我們的生意是不是要想個辦法往內發展?若戰事持續下去,恐怕我們的生意會一落千丈呀!”剛寒暄了幾句,便有人憂心忡忡地說道。

他們南閩靠海,與外邦幾個國家都相鄰。大魏地大物博,那幾個小國對於大魏的綢緞,瓷器和香料等都追捧不已,他們也是仗著地利狠狠發了幾年財,國內的商道反而疏忽了。此時再想往裏賣,恐怕沒那麽容易啊。

果然,趙寬聽了他的想法後搖了搖頭:“不妥,此時往內發展,恐怕會被狠狠壓價,我們閩商一貫難得與外地商人來往,他們看我們必定不會順眼的。”

眾人面有慚色,想起前些年有外地商人來此,想借著南閩的碼頭和外邦通商,卻被他們設計狠狠栽了跟頭,只能灰溜溜地離開。他們現在過去,怕是也會落得如此下場。怪不得老人總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古話誠不我欺。

難道他們真的無路可走了嗎?

趙寬觀察了眾人的神色後,突然說道:“難道大家沒有想過,去官府找巡撫大人商量一下嗎?”

“趙會首,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做香料生意的吳掌櫃率先開口詢問,他的那些香料都是重金購買的,要是砸在手裏,吳家必是要傷筋動骨一番的。

“想必諸位今天都看了告示,上面寫得明明白白,如有擅自出海者,一律按奸細罪論處,是否?”

“是啊。”吳掌櫃等人點頭,寫得確實明白,不就是不讓出海嗎?

一些心思細膩的,想的卻比他們要多些,如有擅自出海者,什麽叫擅自出海呢?他們的表情變得有些玩味。

趙寬神秘一笑:“看來已經有人明白趙某的意思了。”

吳掌櫃急了,在場的恐怕就屬他的損失最大,偏偏這個人還在這裝神弄鬼,要此人不是會首,他早就開罵了。

趙寬看見他的表情,又笑了笑:“吳兄稍安勿躁。聽趙某細細道來。大家都知道,自下了封禁令後,這閩地簡直是寸步難行。對旁人或許影響不大,可對我們這些行商的人來說,卻是大大的不利。原以為海禁會盡快打開,沒想到朝廷不僅沒有開放,反而無限延長了時間。致使我等境遇更加雪上加霜了。”

他這一席話簡直說到了大家的心坎裏,原來封海時他們還叫好,畢竟他們常年在海上行走,也怕被倭人劫殺。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認識到,與其困在這裏眼睜睜看著貨物腐壞,還不如去海上搏一搏,大不了他們一起組個商隊,反正這麽多年都沒碰過倭人,這次又豈會這麽倒黴?

“其實這海禁一事,巡撫大人也是有顧慮的。只是水師的人固執己見,一心只想和上面邀功,絲毫不顧及民生福祉。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去巡撫大人那裏表態,要來出行令,那麽這也就不算是擅自出海了。有了巡撫大人的命令,那些水師的人也不敢不放行,說不定還能護著我等離開那段危險海域呢。諸位以為如何?”

“妙啊!”吳掌櫃首先出口稱贊,他兩眼放光,已經在設想出海後能為自己帶來多少利益了。

其他人也十分心動,這樣一來,就不怕耽誤生意了!但也有幾個較為謹慎些的,說道:“如果萬一有奸細混入船中可怎麽辦?又或者,出了大魏海域就碰見倭人又怎麽辦?形式這般嚴峻,我們去巡撫大人那裏,會不會惹禍上身?”

不等趙寬開口,吳掌櫃就先鄙夷道:“做生意哪能不冒風險,現在分明是朝廷不顧我等死活,哪裏還需要考慮那麽多?也是,鄭掌櫃你是做瓷器生意的,多久都等的住,怪不得不敢冒險了。”

“你!”鄭掌櫃氣的胡子一翹,就要發飆。趙寬趕緊做和事佬,道:“二位先不要做口舌之爭,這樣吧,大家先想一想,考慮好了再決定要不要去巡撫大人那裏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