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第2/3頁)

回到客棧後,這些提學分巡道們,立刻提出想要盡快派人過來學習的想法。

誰知道剛剛一直都表現得十分大方的楚提學,這會兒竟然說了一句:“且慢,各位大人,不妨先聽本官分析一下利弊,再做決定的好。畢竟這關乎一府孩童的學業,萬一發生差錯,本官是萬萬承擔不了這個責任的。”

在教他們之前,楚辭必須先做一個免責聲明,萬一有人學了個四不像回去,耽誤了學子們的前途,他可不想擔上毀人前途的罵名。

這番話好像一盆冷水潑在了大家的頭上,這些大人都聽懂了楚辭的畫外音,不由面面相覷。

這會兒,還是南安府楊提學先開了口:“不知楚提學想和我們說什麽?”

楚辭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說道:“在大家學習之前,我想先告訴大家,新式教材以及新式教法,在漳州府已經實行近半年左右了。在實行之前,也已多次試探過百姓們的想法,可到了真正實行時,還是聽到了不少反對的聲音,甚至有些百姓,因為情緒激動而在提學司門前破口大罵……”

“這些刁民!”聽到有人在提學司門前謾罵之時,有位大人忍不住代入了自己,真情實感地生起氣來。

楚辭趕緊讓人上茶安撫,然後道:“這些人也並非刁民,只不過比較循規蹈矩,自然有些看不慣。我想告訴大家的正是這個,一個新事物的推行在剛開始時一定是會遇到很多困難的,如果哪位大人克服不了,楚某是不建議推行下去的。”

“當然,使用暴力手段強加給百姓也會招致抵抗,帶來禍患,到時好心反而做了壞事,楚某也是不贊成的。”楚辭看見某些人的神色,連忙補充了一句。

“楚提學說的極是,對百姓們春風化雨,循循勸導才是正理。”周大人撫了撫胡須,點頭說道。

見這些大人們沒有提出什麽反對意見,楚辭又說了下一個點:“如果大家同意推行的話,那楚某建議你們今年九月再開始。一來,現在的那些學子已經學了很久,如果貿然改變,恐怕會不適應,不如從新入學的孩童入手,以觀後效,再逐步推行。這點,在漳州府也是一樣的。二來,新式教科書一時半會也刊印不出來,而且還需大家回去統計好人數,再來訂購,以免不足或浪費。”訂購二字楚辭說的很大聲,免費供應當然是不可能的,這可是一個省的學子!

大人們點點頭,覺得他說的在理,至於要錢這點他們倒不太在意,畢竟這錢也不從他們的口袋裏掏。

“還有就是,縣學以上學府和下面的要分開,屆時請各位大人分派人手過來學習時,注意挑選不同的負責人,挑選過來的人盡量年輕些。”楚辭說出最後一點。

“楚提學,下官想知道,為何這縣學以上學府和鄉下的學子要分開呢?難道在楚提學眼裏,竟也將這些學子以三六九等分開嗎?”說話的人是隔壁延州府的一個分巡道。此人姓顧,自小家境貧寒,好不容易中舉當官之後,又分在了延州府最窮的一個縣,所以心思比較敏感。此時聽楚辭這樣劃分,一時情急,竟直接起身質問楚辭。

“大膽顧桐!誰讓你這樣和楚提學說話的,還不向楚提學賠禮道歉!”他的上峰,延州府張提學直接呵斥道,“楚提學,本官禦下不嚴,還請見諒。”

“張提學不必動怒,本官也並未介意。顧道員有不了解的,本官解釋清楚便是。這樣劃分,並不是將學子們以三六九等劃分開來。本官的出身想必大家都清楚,若我看不起貧苦學子們,那和看不起我自己又有何差別?只是顧大人,你有沒有注意到縣學和村學的差別?”

楚辭說的誠懇,提及自己寒門出身的身份時,也並不避諱,這讓顧桐慢慢冷靜了下來,開始思索楚辭話中之意。其他人也跟著回想,今天去的兩個學堂之間的區別在哪?

半晌之後,顧桐紅著臉,虛心請教:“下官愚鈍,除了二者家境不同之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區別。”

楚辭朝旁邊示意,隨員立刻取出了兩張課程表遞給他。

楚辭將課程表放在桌子上,示意大家看。一張是上午縣學的,一張是下午去過的村學。裏頭的課程安排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縣學上午三節下午兩節,而村學的是上午三節,下午一節。在課程的科目中,縣學多了好幾科,而村學除了丹青,樂府之外,再無其他。上午令大家奇怪的大課間,似乎也不包括在內。

“眾所周知,縣學的孩童家境都很不錯。家裏對他們的要求比較高,良好的家境也能支撐他們學習各項技藝所需的花費。而村學的孩童們,除了讀書之外,還要幫家裏分擔一定的活計,學堂之外,他們幾乎都處在勞作中,所以不需要額外的活動安排。再有就是,即使開設了這些課程,他們的家境也不足以支撐所需的花費。對於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來說,多讀點書認些字,比學這些看似華而不實的東西要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