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烏龍(第2/2頁)

官員們看了後,臉上都浮現出震驚又氣憤的神情,似乎他們對於林甫同犯下的惡行全然不知並且一點也不認同。

然而有一個人此刻卻如坐針氈,他就是刑部侍郎魏文魏大人。當初南閩省水師駐軍元帥祝威上檢舉信彈劾林甫同時,部分人的意見是將林甫同抓來審問,而以他為首的這些人卻主張林甫同是清白的,替他說了不少好話。

想到這裏,他冷汗直冒,不一會兒便將後背的衣裳都浸透了。他低著頭弓著身子,生怕皇上或與他對立的同僚們想起之前的事情。

好的不靈壞的靈,有時候越是害怕什麽,就越會發生什麽。

有人上前奏道:“罪人林甫同身為一省大員,視人命如草芥,視朝廷法紀與無物,罪大惡極,理應誅其九族,以示天威。”

天和帝聽完,想了想,說道:“九族的話倒不至於,誅其三族,其他人等一律貶為官奴,三代以內不得自贖其身,五代以內不得科舉入仕。”

這個懲罰相較於誅九族而言,還是比較輕的。可是這樣奪去一個家族的所有希望,將他們打入谷底,也不知道對他們來說,到底是生好還是死好了。

在場的大人們聽到這樣的判決都有些唏噓,但也沒人覺得應該禍不及子孫的。一個人與其家族從來都是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林甫同位居高官之時,他的整個家族都因此獲益,人人皆以身為林氏子孫為豪。現在林甫同東窗事發,他們這些利益共同體自然也脫不了幹系。

處置完林甫同後,又有人上奏了。

“聖上,罪人林甫同之所以狗急跳墻,下官覺得還與一人有關。”

“是誰?”

“正是刑部侍郎魏大人。要知道,在林甫同初露馬腳之時,祝威便已察覺此事。臣記得當時魏大人一直在為他辯駁,認為林甫同是清白的。臣想,若當時就制止了林甫同,估計他也不會犯下更多的錯誤。”

魏大人腦子裏一個激靈,立刻站了出來:“聖上,臣冤枉的!臣當初記得自己是為林甫同說了幾句話,但那只不過是查案的本能罷了,並非故意替他開脫,還請聖上明鑒。”

天和帝原來都忘了這回事,被他們一提醒立刻記了起來。他看向魏大人,道:“剛剛方大人說的有理,不過念在你一直兢兢業業辦差的份上,就罰俸三月以儆效尤吧。”

魏大人連忙跪下,心裏忍不住松了口氣。

其實天和帝不是不想重罰他。他現在對於所有和林甫同有關聯的都沒有好感。只不過,當時讓欽差去調查的命令是他自己下的,總不能連自己的面子都下吧?

處理好這件事後,天和帝退朝來到了禦書房。他左思右想,總覺得心裏有股郁氣難以疏解。

他又翻了翻最近南閩省發來的所有信函,最終發現有一個人出場率特別高。就像今天的林甫同案也是他一手解開的。

思及此人當初在京城時的種種,想起與他聊天的快樂,天和帝一時沖動,拿起筆便寫了一封密信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