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流言(第2/2頁)

不過虞秩的反應還是很快的,當下便綁了那寵姬和下人,親自到大理寺和苦主賠禮道歉。他一介皇子,能夠這般通情達理,倒也挽回了一些聲譽。

次日,天和帝將他宣上朝堂,嚴厲地批評了他,並讓他暫時停下職務,回去整頓王府,以免再出這樣的醜事。被當眾責罵的虞秩差點維持不住自己的翩翩風度,憋得手上的青筋暴起才忍住。

天和帝的做法無疑給了那些動搖之人一個信號,幾乎是轉瞬之間,圍在虞秩身邊的人又少了一些。

這般雷厲風行的動作,在後宮也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張貴妃房中的瓷器又少了一些,她一邊哭一邊罵天和帝偏心,明明虞稷犯下的錯更大,他卻不曾這樣下他的臉,難道就因為秩兒是她肚子裏爬出來的,便要受到這樣的對待嗎?

六、七兩位皇子的母妃則很是驚訝,她們也不明白兩位皇子為何會被突然卷入其中,自上次皇上大發雷霆之後,她們再沒見過兩個孩子,要不是隔段時間便傳一封信出來,她們都要擔心死了。

而天和帝一直派人盯著的皇後那邊,卻沒什麽動靜,只是宮女們發現,從流言開始傳播起,皇後娘娘就再也沒碰過瓶花了。

……

此時,遠在漳州府的眾人,早已清楚了於禦史案的最終結果和虞稷被關的事情。溫太傅看向京城方向,直言要變天了。

楚辭也是這樣想的,在他看來,這場奪嫡之戰中,二皇子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優勢。若無意外,恐怕將來繼位的就是他了。

可意外來得十分突然,這天,從京城傳來一封密信,讓溫太傅和楚辭秘密帶著三位皇子入京,還讓寇靜隨同保護。

與這密信一同到來的是一封聖旨,上面說天和帝很看好漳州府的新式教學,於是讓楚辭去相鄰幾省交流一下,看能不能將此法傳揚開來,遍及大魏上下。

這明面上的聖旨自然是為他們暗中出行做掩護的,可漳州府提學司的眾人卻激動不已,為他們能在聖上那裏掛名而高興,甚至還有人想跟著楚辭一起去交流思想,傳播經驗。

楚辭無奈苦笑,只能以聖旨為由拒絕他們,還收獲了一大波失落的神情。其實他也不願意做這事,密信上的內容,證明了天和帝在下很大一盤棋,身為裏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卒子,他不知道自己此行能起到什麽作用。但無論怎麽想,這一趟他都走定了,皇命難違,他無法拒絕,幸好一路有人相伴,倒也不算太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