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沖突

曹操從荊州班師回朝, 心情大好,一連幾日在德清台大擺慶功宴。

宴席之上,曹操當著宗室和群臣的面, 著人對天下大勢進行了測算, 並詢問天下叛逆究竟集結於何處。

經過太常蔔算, 軍旗直指南邊方向, 所以曹操下定結論, 逆賊就在南方,江東就是我們的目標和重點對象。

宴席結束之後, 曹操當即便給遠在江東的孫權寫信, 我奉了天子之命征討叛逆,如今經過測算, 叛逆就在南方, 而如今荊州的劉表已故,劉琮已歸順朝廷,叛逆究竟為何,還需得我點齊了我的八十萬人馬和將軍一作探討。【1】

這等於就是明晃晃的挑釁了。

孫權收到這封信後, 心中作何感想劉赟並不知道,但他如今身在鄴城,已經提前感知到了憂愁。

劉赟本人不是多麽上進的性子, 性格相對中庸而平和, 在和別人的交往過程當中,即便吃點虧也不會有太多抱怨, 能過得去就盡量不翻臉,所以一直有不錯的人緣。

也正因為如此, 即便劉赟身處這個時代, 依然不喜歡打打殺殺, 對於他而言,平靜富余的生活遠比稱王稱霸雄霸天下更加適合他。

當初曹操攻打袁紹的時候,京中形式不好,劉赟心思都在朝堂爭論之上,倒是沒覺出什麽不對勁來。

畢竟那時是袁紹不斷挑釁,發了檄文攻擊曹操不說,還點齊了兵將想來攻打許昌,奪取皇帝的控制權,是個有脾氣的人都忍不了他。

而此次曹操統一北方之後,便將矛頭對準了劉表。劉赟在此時已經覺得有些不大對味兒了,但還是不斷地給自己洗腦,說服自己這事也可以理解,畢竟劉表在荊州割據多年,從來不服從曹操的管理,並給曹操制造了不少麻煩。

如今荊州降服,曹操又盯上了江東,劉赟才開始覺得事情越發有些不對。

江東孫權和劉表、袁紹等人相比,對著朝廷較為順從,也願意聽從調度,這麽多年來一直和許昌維持著良好關系,並沒有跟曹操撕破臉。

而曹操卻要一力將孫權劃為反叛,就是要發兵攻打孫權。

在劉赟看來,江東並無不臣之心,這件事情還需要繼續論證,這種大事不能只憑著一張嘴,曹操說反就反了的。

可曹操卻強硬表態,自己就是要出兵攻打江東,似乎沒打算留出來什麽商量的余地。

劉赟也不傻,幾經思量之後得出結論,江東的反叛與否對於曹操而言並沒有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作為曹操攻打江東的完美借口。

劉赟原本以為,大家都會和他有著一樣的心理,反對曹操揮兵南下進軍江東。

可跟幾位相熟的官員議論起此時後,劉赟發現,目前對曹操征戰江東表示擔憂的人不少,但是明面上站出來表示強烈反對的只有賈詡一人。

畢竟如今曹操已經平定了江北,和西涼那邊關系有所緩和,同馬超也達成了初步共識。如今劉琮投降,意氣風發的曹操有了荊州這一便利攻打江東的跳板,正是一鼓作氣拿下江東的好時候。

而反觀江東的掌門人孫權,不過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少年郎,並無什麽大戰經驗,也沒聽說有什麽驚世才能。

從如今掌握的情況來看,任誰看來都覺得曹操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如果江東一早投降選擇臣服還好,可若是江東想要奮起抵抗,曹操揮師南下,有極大的把握可以一舉攻占江東。

曹操發了話,準備八月初十這日和大家一起議論此事,請大家踴躍發言。

結合歷史軌跡來看,思齊意識到,這可能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赤壁之戰”了。

她的看法和劉赟一致,認為這場戰爭最好還是能免則免。這樣一場世紀大戰,動用了那麽多兵力,犧牲了那樣多的人,最終卻達成了一個曹操壓根兒並不想要的結局,實在沒有必要。

劉赟很是憂愁,議事在即,他十分糾結到時要不要出聲反對。

劉赟也有自己的堅持,這是一件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他不想像從前一般不問緣由的隨波逐流,只管贊同曹操決定以自保。

可曹操如今正在興頭上,若是他到時那麽橫插一杠子,曹操不高興也是必然的。

他如今的身份是宗親當中的領頭羊,皇帝的至親叔父,他身後還站著大批的宗親和想要支持漢室的人。若是他的反對僅僅代表自己的個人意見,沒準曹操還沒那麽生氣,但如果再加上身後的這些人,曹操不發怒反而有些說不過去。

劉赟最是想得開,對於他而言,太發愁的事情愁到頭了以後,反而不發愁了。

畢竟事情還沒到眼前呢,等到了議事之時再根據當時的形勢選擇下一步的走法也不算遲。

劉赟幹脆不再去想這件事情,而是轉頭對思齊問道:“不是說明天要說要城外施粥嗎?不如順便去道觀裏頭拜一拜神仙,再去寺裏頭給菩薩添點香油錢罷。不知是不是錯覺,我總覺得自打進了建安十三年後,家裏日子就過得有些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