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建安十七年(第2/3頁)

他們成平不管經濟還是政治發展那都是沒得說的,但在軍事上,還是因為出色將領的缺乏導致了短板,若是將馬家人一直埋沒下去,有些可惜了這些人才。

劉赟說得問題的確存在,但她如今接手成州後,又從其他幾個郡中選出了幾位將領,著重培養幾個從武之家的好苗子,如今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正如劉赟所說,馬騰在軍事學院只做一個教練實在有些屈才,思齊看他自打來到成平的這段時間一直都表現良好,認真工作,服從管理,也的確應該給予一些獎勵。

思齊想了想,道:“那就等過了年給馬騰升格成講師吧,至於去帶兵一事……還是緩一些時日為好。”

畢竟如今馬超去了劉備那邊,搞得曹操很是忌諱,這些小事上,思齊覺得也沒必要惹曹老板不高興。

所以思齊為了求穩起見,不能把馬騰放到軍中。

啟用馬騰也不是完全不可,只是需要一個契機,比如將來等她和曹操一致對外攻打什麽人的時候,再啟用馬騰比較好,也能給曹操一個合適的說法,現在還不是時候。

就把馬騰和馬家幾個郎君作為成平的部隊人才儲備也好。

思齊有理有據,很輕易地便說服了劉赟,他嘆了口氣,對思齊應道:“也只能如此了。”

剛剛過完新年後,思齊就接到了來自河安的求助。

這兩年河安氣候不好,降水十分不均,去年發了水災,今年又是旱災。

河安城也有底子在,去年水災之時尚能憑著余糧勉強度過,而今年從年初貫穿年底的旱災幾乎消耗了所有城中余糧,轉過年又到春日,已是捉襟見肘。

常王給思齊寫了信,希望可以從她這裏借一些糧食賑濟百姓,日後必當雙倍奉還。

常王也是宗親當中同思齊最為親近的長輩之一,他的妻子常王妃和章氏也一向交好,據說每年都會往許昌景園給太夫人送去年禮。

人命關天,即便常王不是她親近的長輩,思齊接到這樣一封山窮水盡的求助信,也會願意出手相幫。

這次思齊要出門賑災,身邊之人都躍躍欲試,想要跟著王主一道兒出門,並在她召開晨會之時一一陳述想要跟著去河安的理由。

今年是大災之年,收成很是不好,幾位長輩終究還是對她擔心居多。

荀彧最先表態,道是自己最有這方面的經驗。

畢竟做了曹操的首席謀士這麽多年,在履歷上旁人都是比不得的。

郭嘉則道,從建安十三年以來他就不再跟著曹操南征北戰,轉而負責朝廷當中對內的大小事務,這幾年來有著豐富的賑災經驗,可以說自己最近就是幹這個的,比起荀彧而言,更多了幾分與時俱進。

而荀攸則直言道,他兩人最近身體都不算好,需要多做休養,相比他們而言,我雖然年紀稍大一些,但底子好,更適合跑外勤,這次出門還是我跟著阿瑛去為好。

荀攸引得荀彧和郭嘉側目,畢竟他這話一出,既表彰了自己,又把前頭兩人出行的路給堵死了,也怨不得招人記恨。

劉赟則道,自己這麽多年來和阿瑛配合最默契,而且他最有奉獻精神,可以不作為第一謀士參與,跟在後面排個二號就行。

劉赟此話一出,會上一片沉默。

黎王這還真是搶飯碗搶上癮了,他一個皇帝的親叔叔,朝廷封誥的黎王,又是王主的生父,好端端的非要做什麽謀士啊!

思齊點了點頭,大家說的有道理,但她認為覺得荀攸說得很對,成平氣候相較許昌和鄴城更冷一些,溫差也大,荀彧和郭嘉兩個去年冬天先後病了一場。

雖然人家荀攸年紀大,但是人家身體好啊!

這次留下他兩位,轉而帶堂兄荀攸出門,也是讓舅父和先生知道,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日後可以更加注重保養。

思齊最後還是點了荀攸和劉赟二人隨自己出行,劉赟辦事牢靠,跟在思齊身邊,思齊就覺得很是心安。

畢竟劉赟這幾年很忙,也有些日子不見常王了,一直很是想念這個堂兄,這次跟著過去也好敘敘舊。

除了幾位長輩外,周不疑等人這次也想跟著王主出門,賑災的同時順便沖點業績。

相較於幾位長輩的直白外,周不疑等人都比較含蓄,各自給思齊上了表決心的信箋,堆在思齊桌上,被劉赟看到。

劉赟還以為大家都在肖想他的女婿位置,所以紛紛送了情詩過來,非要思齊當著他的面拆了信,發現裏面都是正事才肯罷手。

劉赟臨走時候,表情有些古怪,看著既像是松了口氣,又像是感慨這些年輕小兒都不識貨,竟然都不搶著給他的大寶貝女兒寫情詩的不滿。

思齊看著劉赟離開的背影,在心中默默感嘆:真是個矛盾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