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青龍

邯鄲。

作為燕趙之地有數的大城,以邯鄲為中心形成的經濟圈,乃是趙國最為富庶的地方。

即使這些年,趙國經歷了天災兵禍,到如今,卻依然有著相當雄厚的底子。

事實上,趙國的防禦,便是以這個經濟圈為中心,進行部署。

即便秦國在數次大戰之中,消滅了趙國大量的有生力量。

可依靠這個經濟圈帶來的雄厚財力,以及悍勇的邊軍,趙國依然能夠對強秦進行最為激烈的抵抗。

秦王站在邯鄲的城墻之上,看著在戰火摧殘下卻依稀有些熟悉的場景,不發一言。秦王幼時在邯鄲為質,而現在再回來的時候,境遇全然不同。

空氣之中大戰所留下的血腥,此時已經消弭。可邯鄲的秩序依舊受到了不少的破壞。

趙爽一步步走來,躬身行禮。

“下臣見過王上!”

“你以為,此戰之後,天下形勢將會如何?”

“若諸侯合力,尚有一戰之力。否則,只會被我軍各個擊破。”

“那他們會合縱抗秦麽?”

“不會。”

“為何?”

“魏國兵強而域狹;齊國國富而民怠;楚國地廣而力散。此三國,欲謀為一,上費於公卿,中怨於中產之家,下勞於百姓。未成,則自解也。”

齊魏楚三國,有著各自的經濟圈。雖然他們也明白,最好的辦法便是聯合在一起,合擊秦軍。

只是,這畢竟是三個國家。何況,這三國之間也不是力量均等,一弱兩強。

要其余兩國出人出錢出糧,在另一國的土地上抗擊秦軍。勝了沒有好處,敗了那更是損失慘重。

更何況,這三國之間的國仇可是一定也不亞於和秦國的。就算其余兩國願意,剩下的一國也得提防。

而對於秦國而言,趙國最為膏腴的土地已下,接下來便是如何統治的問題了。

無論是出於戰事還是經濟發展的原因,最為重要的還是道路通暢的問題。秦王接下來的行程,不是從道路體系成熟的函谷至邯鄲這一條主幹道返回,而是走太原、上郡到關中這一路。

這其中,更多的是對於今後政策怎麽施行的考量。

秦王轉過了身,看向了趙爽,問道。

“邯鄲的市價如何了?”

“粟一石三百錢,相比於我軍初入邯鄲,一石千五百錢的狀況,已經緩和了許多。”

對於邯鄲都會圈,秦國的朝廷還是很重視的。

隨著攻伐六國的戰事進行,秦軍的補給線不斷延長,再從關中運糧費時費力。所以不如整頓六國舊有的城池,恢復秩序,以其糧草,補充軍用。

而邯鄲,則是秦軍出太行之後第一座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座大城,以其財力,可以維持十數萬大軍繼續作戰。

邯鄲的情勢還未徹底穩定,不過已經好了許多。此時邯鄲依舊處於戰時狀態,糧價高昂,甚至暗中促進了奴隸產業的發展。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國無六年之蓄,曰急;國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趙國已亡,國非其國。可邯鄲的局勢必須盡快穩定,就交給你了。”

趙爽一愣,對於秦王突然交給的差事,感到震驚。

“怎麽,你做不到?”

“諾!”

趙爽心中泛著苦水,這差事可不好做啊!

他回頭看了一眼,於城墻之下等待的人群之中,看到了郭開,忽然來了一個主意。

……

“公子,秦虎狼之軍,戮我公室,毀我宗廟。如今趙國已亡,我等願奉公子為王,再續宗廟。”

趙王遷被俘虜,趙國的宗室公卿北逃,與公子嘉會和。

在這個時代,貴族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只要有錢有糧,依其名號,可以迅速召集到不少的人馬。

若非貴族,便是用兵猶如韓信,依舊無計可施。

而秦軍的控制力,依托於城邑和道路,對於山陵大澤,缺乏有效的控制。六國的貴族,若是不歸順秦國,率領殘部,隱藏其中的,也大有人在。

這一眾公卿,雖然北逃,可依舊有著相當大的財力與影響力。

“諸位,請起。”

公子嘉嘆了一口氣。

“如今趙國只剩下了我們這些人,要與強秦抗衡,難如登天啊!”

“我聽聞秦王政一入邯鄲,便將昔年與其母家有怨者皆坑殺。如此殘暴的君王,怎配擁有天下?若時運不濟,我等難以復趙,也願與公子共死!”

隨著這一語落下,眾人齊聲道。

“願與公子共死!”

“好,諸卿如此,我心甚慰。便是強秦能亡我大趙,也亡不了我趙人之心。”

公子嘉面色嚴肅。

“臣等願奉大王之命。”

……

“代王!”

曾經的公子,如今的代王。當代王嘉登位結束之後,第一時間所見,便是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