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人皆敵國(第2/2頁)

蘇大為道:“這樣繼續一段時間,我們唐軍便可以抽身出來,做下一步計劃。”

靜。

全場死一般的靜。

所有人都被蘇大為這個大膽的想法給震到了。

但是仔細想想,又甚覺有道理。

前兩天的血腥屠戳,是給唐軍立威,打下一個暫時立足的環境。

在突厥人反應過來以前,再用沾血的屠刀威逼突厥人的仆從部落,加入唐軍,參與對其他部落的劫掠。

如此,唐軍的兵力將會以滾雪球般的速度迅速擴大。

而且之後隨著征伐範圍擴大,遇到的部落也會越來越強大。

那些仆從於大唐的胡人,只有更堅定的抱緊唐軍。

若在平時,借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對實力強大的大部落出手。

但是在唐軍帶領和威逼下,不斷的勝利和戰利器,會刺激他們,讓他們生出勇氣。

等到殺紅眼,也就收不住手了。

蘇大為這是以培養一支“起義軍”的方式,從內部攪亂突厥人的部落,削弱他們的戰爭潛力。

以前不是沒有人深入胡人後方,但做的大多是用胡人的方式去殺滅胡人部落。

像蘇大為這種思路,驅使胡人殺胡人?

還真沒聽說過。

此計夠毒。

但也一定很管用。

所有人看向蘇大為的目光越發詭異起來,就像是看一個從不認識的怪物。

“你們這麽看我幹嘛?我的戰略意圖已經說了,其中具體許多細節,還要反復揣摩。

先讓士卒們體整一天,養精蓄銳。

作戰時三隊唐軍輪換出去,不可全派出去,要預留一支在身邊。

好了,晚上再繼續討論,先去做飯去,餓了。”

蘇大為說完,把婁師德他們全都趕去執行命令,又把安文生叫到一塊,單獨談了半天。

然後,他便帶著聶蘇巡視部落的環境,命令規整唐軍的營盤。

任何計劃都是有風險的,所以他才會在派出兩隊人之後,還留一隊人守著輜重,便是預防不測。

就算是今天沒有危險,明天開始的攻略計劃,也一樣會遭到極大的挑戰。

這其中若是有一個環節不對,可能就會令突厥人醒悟過來,招致雷霆般的報復。

但蘇大為卻選擇了這樣的作戰方式。

雖然險,可一旦成功,收益也是巨大的。

若只想著安全,低調,那麽找個水源地,像老鼠一樣蟄伏下來,派少量斥候晝伏夜出,四面打探情況。

不是不可以。

只是,那樣一下,收獲也必然少得可憐。

那樣有什麽意義?

出征前,程知節已經跟他交待得很清楚了,就是要立功,立下足夠大的軍功。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至於早上那種看似“仁慈”的動作,固然跟蘇大為心裏還保留有後世人的一絲良善有關,但良善只是表面,更深層次的緣由,卻是任何人也猜不到的。

蘇大為記得,按歷史,第一次唐軍在大總管程知節的帶領下,征西突厥並不成功。

因為副總管王文度的掣肘,唐軍在關鍵時刻逗留不前,錯失戰機。

據傳王文度矯詔說自己有李治秘旨,是李治的心腹。

後來又在王文度的鼓動下,對投降過來的部落大加屠戳,劫掠部落財貨以自肥。

事後,回到長安,王文度和程知節都因此受到彈劾。

兩人職務俱被一捋到底。

但是隨後的事就令人玩味了。

王文度沒多久就被起復,並且參與到隨後大唐征高句麗的戰爭中,此後甚至在大唐征服百濟後,做了第一任熊津都護府大都護。

第一次征西軍中,蘇定方第二年在李治命令下,再征西突厥,並且一戰成功,徹底摧毀了阿史那賀魯的軍事力量。

從此,西突厥被掃入歷史塵埃裏。

至於第一次征西的大總管程知節,再無人過問。

數年後,程知節郁郁而終。

你品,你仔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