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劍指遼東(第2/3頁)

而朝堂上那些人,那些關隴的殘余貴族,也該閉嘴了。

此事,從政治上,也是重大的利好,能令朕的皇位更加穩固。

但是……

吐谷渾也絕不能丟。

如果兩邊一起作戰,只怕是顧此失彼,最後一事無成。

當真是……

難啊!

微眯的眼睛張開,裏面精芒閃爍,顯示出一位帝王壯年時期的強烈野心。

“蘇大為,若以你看,這仗該怎麽打?”

“臣認為,西北地勢高,若吐蕃占下吐谷渾,便有了對大唐的地利,所以必須在吐谷渾被滅國前,施以援助,無論如何要保住吐谷渾。”

“何人可為將?”

“蘇定方將軍,他熟悉西北形勢,雖然有些辛苦他,但現在辛苦,好過將來奔忙。”

“那你呢?我派你從旁協助蘇定方如何?”李治突然道。

這一下,把蘇大為給問住了。

他想了想道:“陛下,對吐蕃作戰,臣本應義不容辭,但如今長安,也實在離不開臣。”

“笑話,什麽叫長安離不得你?”

李治眼裏光芒一閃,有些危險之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長安,唯一離不得的人,只應有一個,就是他,大唐皇帝,天可汗李治。

“陛下,昨夜倭正營剛審了樁案子,事涉倭國細作,我正要稟報陛下。”

當下,蘇大為將案情及倭正營情況對李治細細說了一番。

“陛下若派我和蘇定方將軍對付吐蕃,我自是願意,但是倭正營剛剛整頓,若無臣去操持,只怕又回歸散漫,如此,我們在情報上,反而會居於劣勢。

保證倭正營,好好利用此案,對倭人和高句麗、甚至是對吐蕃方向反滲透,建立我大唐行之有效的情報網絡,也是為內外征戰,做出有力支持。

若此時有人能替臣管好倭正營,臣甘願交出營正之職。”

這番話說完,輪到李治悶住了。

仔細想來,大唐會斷案的有不少,如那個狄仁傑聽說就不錯。

還有一些老刑名,刑部、大理寺也有不少。

但是,能如蘇大為這般,對情報之事,了如指掌,能在如此紛亂的局面中,提綱挈領,將倭正營真正撐起來的,一時之間,似乎還真找不出來。

“情報……情報也是重要的。”

李治喃喃自語。

他自然是明白的。

大唐也非不重視情報,像之前派往百濟的李大勇,還有許多如李大勇這般的,都是大唐散布出去的重要秘探。

在敵方境內,組建情報網,收集一切情報,給遠在長安的李治,提供情報支撐。

但說起來,對外的情報是夠重視了,對內,這方面,大唐確實還有些不足。

畢竟,大唐剛建立起來時,並沒有這方面的需要。

可是時移世易,作為一個區域性的大國,作為當世第一強國,天可汗的帝國。

大唐長安,早已成了各國爭相滲透,爭相打探情報的“諜報之都”。

對這一點,李治並非一無所覺,否則也不會拍板成立倭正營。

“如果你不能去吐蕃……”

“陛下,臣雖不能親去吐蕃,但卻有合適人選舉薦。”

“哦,是誰?”

“安將軍之子,安文生。”

李治微微皺眉,在腦海中仔細回憶。

他對安文生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一時想不到關於此人的印象。

“安文生此前做過長安縣不良人的副帥,與臣為知交好友,之前入吐蕃時,是他替臣指路,他對吐蕃之情,比臣更熟悉。”

“他為何對吐蕃熟悉?”

“因為他的師父是袁守誠,袁守誠常年遊走於西域諸國,想尋找傳說中西王母之邦,安文生跟隨袁守誠去過許多地方,也去過吐蕃。”

提起袁守誠,李治立刻有了印象。

“你既推薦安文生,可願為他做保?”

做保的意思就是,如果出了事,你得負連帶責任。

蘇大為毫不猶豫:“臣願意。”

“朕準了。”

李治長呼了口氣。

有熟悉地形地理的人才引路,再加上蘇定方之能,至少能保證唐軍不敗。

如果能稍稍扼制住吐蕃的勢頭,拖住他們吞並吐谷渾的戰略,為大唐爭取時間,也就夠了。

“阿彌,你上次說過,吐蕃擁兵數十萬?”

“控弦之士,不下三十萬。”

“這些苦寒之地,真是出戰士的好地方。”

李治長嘆一聲:“朕意已決,派蘇定方出征,阻吐蕃,救吐谷渾,令安文生為副,率兵兩萬。”

噗~

蘇大為好懸,差點沒把自己的舌頭給咬下來。

他一臉錯愕的看向李治,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陛下,兩萬人……是不是太少了點?吐蕃人占地利,人數也有優勢,給蘇將軍就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