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風雪出擊(第2/2頁)

可惜,以後大家各自負責一方面,皆為百濟戰區的方面大將。

各有各的任務在身。

再聚時,應該不會像以前那般自在了。

另外劉伯英則是回到海船上,偶爾也會派兵沿熊津江入泗沘城,讓船上的衛兵在城中輪休。

還有就是幫助城中唐軍傳遞消息,或者運送一批物質。

困難還是有的。

泗沘城中唐軍糧倉裏的糧食,已經日益見底了。

時間是龍朔元年正月底。

夜色深沉。

淩厲的海風吹過半島,大雪紛飛。

這應該是立春後百濟最後一場雪了。

氣溫一下子降到冰點。

俗稱的倒春寒。

故百濟國王都泗沘城,在深沉的夜色中,在風雪之中,位於北邊的城門,悄然打開一條縫隙。

一支全身黑衣的唐軍,悄然出城。

從第一騎出城,到最後一騎,足足用去了大半個時辰。

看他們的馬與兵器,衣甲形制,與普通的唐軍不同。

如果有泗沘城內的唐軍自然會認得。

這些裝束,是新成立的熊津都督府,代都督蘇大為的下屬。

這是蘇大為擔任代都督以來,第一次行動。

很可能,也是唐軍戰略收縮後,最重要的一次行動。

騎兵出城,向著北境而動。

同一時間,沉寂靠在海港的大唐水師,大船悄悄起錨,向著北方仁川港的方向,悄然駛出。

騎兵一路向北,冒著風雪酷寒,前行了大約兩個時辰,然後鉆入道旁的山林。

林中生起若有若無的火光。

在這樣的風雪夜裏,不會有任何人發現有人的蹤跡。

林間,被人劈開雜草,騰出一片空地,唐軍將戰馬牽於避風之處,細心的喂以豆料,給馬休息。

除了有人料理戰馬,還有人升起篝火,給衛兵輪流暖身。

最中間的一堆篝火,以蘇大為為首。

身邊站著安文生、婁師德、王孝傑、黑齒常之、南九郎等將領。

如今蘇大為麾下,一共有四千八百衛士,將原本的折沖府一分為六。

蘇大為代熊津都督,下面設四折沖府。

每折沖府按下府制,八百人。

婁師德、王孝傑、崔器、蘇慶節、阿史那道真、黑齒常之六人統領。

此次蘇大為出城,共帶了三個折沖府的兵力,共計兩千四百人。

剩下的三人,留守熊津都督府。

蘇大為出城,留守者,以蘇慶節為首。

另外聶蘇也被他留在泗沘城,幫蘇慶節守住局面。

百濟不太平。

開春以來,周留城那邊已經陸續派出幾波人馬試探。

雖然都被唐軍擊破。

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叛軍不缺人,一些小的損傷,對他們不傷筋骨。

而唐軍缺糧。

寒風凜冽,吹動著樹林裏的枝葉呼嘯動搖。

篝火的火焰,隨著從樹枝透進來的寒風不停的閃爍。

蘇大為站在火前,借著火光,在攤開的地圖上仔細搜索著。

看了片刻後,他在地圖上用食指虛畫了條線:“從這裏,到北境,還需多久?”

“快的話,明晚。”

黑齒常之道。

此次行動,蘇大為特意點了黑齒常之。

一來因為黑齒常之是本地人,熟悉地理環境。

二來,也是讓黑齒常之盡快融入唐軍。

數月來的心血,終於看到了成效。

黑齒常之現在對唐軍及蘇大為,已經不再排斥,在蘇大為出任熊津府代都督後,黑齒常之終於表示願意歸順。

此事,令蘇大為十分欣喜。

當時就定下黑齒常之領一折沖府的兵馬。

有了黑齒常之的投效,他對解決百濟之事,信心又多了幾分。

目前在百濟舊土上,除了在周留城的扶余豐。

鬧得最兇的便是前百濟郡將,沙吒相如。

在黃山附近,打著替階伯報仇的名號,擁兵號稱十萬。

也幸虧蘇大為此前俘獲了黑齒常之,不然此時的百濟叛軍會更加兇悍。

“再次重申一下此次行動的目地,沿著延平道向北,一百五十裏處是寂北城,我們到達這裏可以詐開城門,然後取得補給。

接下來,再前進五十裏,到高句麗買召忽。”

蘇大為收起地圖,環視左右道:“據情報,那裏有大量糧草聚集。

我們此行,一為搜集糧草,二為探聽高句麗虛實。

若事有不諧,寧可將糧草全部燒光,絕不給高句麗人留下一粒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