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披甲(第2/3頁)

龍子仰天一聲咆哮,猶如驚雷。

“我走了。”

蘇大為向一幫兄弟抱拳輕喝。

兩腿輕輕一夾。

龍子心意相通,順著大道馳出。

坊道間,早有武侯清出了道路,沿路還有金吾衛守護。

“陛下令,宮前校兵,各將集結。”

鐵蹄敲打著青石路面。

伴隨著隆隆的馬蹄聲。

起先是蘇大為一騎,但是隨即,有兩騎、三騎,不斷有騎馬將領,從各坊中湧出,匯聚在一起。

蘇大為身邊,是一身玄甲的蘇慶節。

兩人相視一笑。

蘇大為看了一眼蘇慶節身上衣甲,說了聲:“不賴!”

蘇慶節身穿大唐十三甲之一的龜背魚鱗甲,三層重甲,精鐵制成,全身重四十九斤有余。

蘇慶節拍馬接近一些,低聲道:“這玩意穿著可不舒服,若不是為了陛下令,平時可真不願穿它。”

鐵甲刀槍難入,但穿著厚重,十分不方便。

不但要有數層內襯做緩重,外面鐵甲也常由數層組成。

龜背魚鱗甲是三層,蘇大為的明光甲是四層。

穿這玩意就像是一層厚棉衣,再套數層鐵片,那滋味可想而知。

作戰的時候,全身汗都被憋在鐵甲裏,比桑拿要猛多了。

一場大戰下來,常有武將受不了這苦楚,忍不住立刻脫甲。

但大汗淋漓下,受風一吹,十有八九就會病倒。

傳說中武將的“卸甲風”就是指此。

“這是揚我大唐軍威的事,別抱怨了,走吧。”

蘇大為挺起胸膛,輕拍了一下龍子的腦袋。

龍子甩了甩頭顱,又是一聲暴鳴。

聲如炸雷,震得蘇慶節等四周將領的戰馬一片驚嘶。

這些馬都是久經訓練的戰馬,而且與蘇大為的龍子都是熟識,尚且如此。

若在戰場上,龍子一聲吼,只怕敵馬都會嚇癱軟。

朱雀大道上,道邊兩旁早就圍滿了好奇和助威的百姓,西域胡商,以及各屬國使節,旌旗沿路招展。

百姓們對著馬上那些唐軍將領忍不住指指點點,驚嘆之聲不絕於耳。

聽到蘇大為龍子的吼聲時,許多人都嚇得後退。

等看清蘇大為一身明光甲,一馬當先帶著諸唐將馳向宮門時,驚呼化作了歡聲雷動。

明光甲!

代表大唐武德巔峰的明光甲!

陽光從東透下,此時,這一支由高級武將組成的隊伍,甲光耀日,人馬如龍。

……

穿過丹鳳門街,過丹鳳門。

前方禦橋本來要解馬,但有李治特許,這一支數十人的唐軍將領,以蘇大為為首,穿過禦橋,徑直而入。

禦橋兩邊分別是左右金吾仗院。

過了長長的禦橋,看到橋邊的鼓樓。

前方一片大大的廣場。

穿過廣場,便能看到大明宮延綿不絕的雄偉建築群。

依次有昭慶門、棲鳳閣、西朝堂、龍尾道,以及“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含元殿。

而李治早已帶著文武百官,在含元殿前的龍尾道等候。

在廣場上,左右領左右府,大唐十六衛中左右千牛衛,及左右千牛備身,早已在此列隊拱衛。

天子儀仗,旌旗如火。

儀刀如林。

蘇大為他們至此,人人下馬。

在金吾衛的指引下,大步向著大唐皇帝李治行去。

但聞衣甲鏘鏗,金鐵碰撞的清悅之聲中,蘇大為同時留意到了,在場中的除了大唐皇帝及文武百官,還有許多外邦使臣。

看旗號,有突厥、於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胃胄沉重。

大軍作戰,一般由馱馬負甲。

到交戰前,方才披甲禦敵。

這也是遭到突襲時,許多軍隊來不及反應的原因。

光著膀子和披甲,那完全是不同的效果。

但常時間穿著沉重的衣甲,沒等接敵,自己先累趴了。

這便對情報偵察,斥候提前預警,有極高的要求。

此次以蘇大為為首的一幫武將,為的是向各屬國邦酋展示大唐的武德,算是特殊情況。

咚咚咚咚~~

鼓樓上,數通鼓響。

羽扇開闔,天子儀駕展開。

大唐皇帝李治,一身龍袍冕旒,在身邊鳳袍鳳冠的武後攙扶下,雙臂張開,大袖飄展。

蘇大為等走到距離李治五十步外,向著高高禦台上的李治及武後,百官們,叉手行禮:“叩見天皇、天後,及諸大臣,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禮。”

在扳倒上官儀後,李治已經明示武後與其並列,稱天皇與天後,史稱二聖臨朝。

雖然相隔遙遠,但武將們的聲音,卻如隆隆巨雷,在廣場上回蕩,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