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5/5頁)

畢竟將這些小白豬引進到大清,可花了國庫不少錢——

雖然不是拿真金白銀交換,但茶葉瓷器絲綢不要錢?這些東西即便是在大清,也不是每個人都穿得起的奢侈品好嗎?

所以大部分官員在得知此

事後,一方面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晉升渠道,若是做好了官職必然三級跳;可另一方面又擔心萬一做不好,只怕不但升不了官兒還會被貶官兒,甚至可能人頭落地。

於是一個個糾結得很。

但糾結的同時,這些官員又不願意旁人在自己拿定主意之前得了便宜,於是這段時間雍正上朝的時候簡直了,就跟菜市場一樣,鬧哄哄的根本就聽不清官員到底在講什麽。

雍正被官員們的表現氣得不輕,幹脆直接任命了兩個農家出生官員。

在他看來,既然兩位官員是農家出身,就算沒有親自喂過豬,但至少也看過家人喂豬吧?這樣一來,至少在經驗方面就比其他人領先了一步啊!

張櫻得知此事後:“……”

她毫不客氣地跟幾個孩子說,“你們的汗阿瑪這次挑選出來的人,只怕會翻車。”

默默與啾啾對視一眼,不解其意。

張櫻看著兩個孩子,笑了笑:“我如今不好離開圓明園,便由老獒帶著你們到郊外幾個田莊走一遭,讓你們看看那些農家出生讀書人到底過的是什麽樣的生活。”

既然這兩個孩子都對萬人之上的位置有想法,那她總不能讓這兩個孩子對老百姓們真正的生活一點兒也不了解。

老獒本也是窮苦人家出身,領命後直接帶著兩個……不,三個孩子一起離開了圓明園。

兩個變三個,是因為啾啾的跟屁蟲小玖得知此事後,也鬧著要跟著去。

張櫻幾乎沒猶豫,又加派了幾個侍衛後,便讓老獒帶著人離開了。

圓明園算是雍正私人地盤,裏面伺候的人都是經過千挑萬選,不說其他,至少忠心都有保證。

其中不少人,甚至是粘杆處成員。

於是在一行人離開圓明園後,便有幾個人分成兩撥,一撥跟上老獒等人去了郊外,另一波則直接入了皇宮,並將張櫻之前說的話告訴了雍正。

雍正:“……”

雖然不服氣,但此事到底攸關民生與國庫,他到底還是暫時叫停了兩位官員到任的速度,轉而等著老獒一行人的這次出行結果。

老獒打聽到京郊百姓中有讀書人的人家後,便帶著幾

個孩子先後去了三戶人家。

其中兩戶家境都不過平平,只是因為讀書才有出路,這才將所有孩子中最聰明的一個挑出來送進了私塾,然後以全家之力供養這麽一個讀書人。

第三戶是耕讀人家,因家中已經有了個秀才,家境得到改善,所以家裏足足養了包括那個秀才之外的三個讀書人。

老獒帶著三個孩子遠遠地觀察著三戶人家的生活,不靠近,不打擾,不多問。

幾人從日出一直觀察到日落,這才回了圓明園。

時間不過短短一天而已。

可即便如此,三個孩子還是很快就發現了張櫻想要告訴他們的東西——

因為這三戶人家,無論是前兩戶家境不算好的,還是後一戶家境還不錯的人家,其家中的那個讀書人在家裏的地位都非常超然,因為他們身上寄托了全家人最熱切的希望他們能帶著全家人一起改善階級的期盼,所以為了希望成真,全家人便有志一同地或主動或被動地從讀書人的手中搶過了所有夥計,讓讀書人主動或被迫地將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讀書上面。

掃地?從未有過!

做飯?想都別想!

喂豬?他們……甚至連豬圈都沒進去過!

那地方,多臟啊!

最先發現這點兒的,其實是平時就格外喜歡觀察並模仿的小玖,但他對此感觸不深,只是將其當做笑話一般講給兄姐聽。

默默與啾啾,卻對此事大為震驚。

他們完全沒想過,出身農家的讀書人,甚至有可能比他們這樣的天潢貴胄都更不懂家務活兒與農活兒。

他們幾個孩子在張櫻的教育下,至少還會擦桌子、掃地自己內衣呢!

默默難以接受。

張櫻笑了笑,幹脆讓老獒又帶著幾個孩子出門觀察了其他讀書人。

怎麽說呢,雖然不是全部讀書人都是這樣的情況,但這種出身農家卻對農活兒全然不懂的讀書人絕對不是少數,甚至占了一多半。

那麽,雍正隨手點選的兩個出身農家的官員,到底會不會是其中之一呢?

是其中之一的可能,又大不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