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深海高歌17(第3/5頁)

研發之所以艱難,就是因為如此。

它是個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

任何一點小小的因素,都有可能成為研發路上的大障礙。

接下來,在七零九所研發人員,以及造船系學生們敬佩的注視下,鐘蕾一個個去檢查對接數據。

“漁船首吃水2.4米,尾吃水3.2米,最大排水量能增加到366.82噸。”

“縮小船上層建築,盡量減少受風面積,漁船水線上下側面積比算錯了,應該是1.303。因為要給舭龍骨400毫米的寬度,長度為0.35兩柱間長……”*

鐘蕾跟著一群研究人員往所裏走,一邊走一邊對接數據。

這個畫面,和當時在紅星造船廠裏如出一轍。

她好像天生就為了科研而生,不在乎地點場合,也不在乎周圍人的目光。

隨時隨地都能進入狀態。

一群人跟著她,時不時的提出疑惑,或者質疑。

再然後是新一輪的對接。

見識過這種場面的人還好。

但很多七零九所其余的科研人員,瞧著那被一群大老專家圍在中間的小姑娘,都一臉呆滯。

“這位就是小蕾號的創造者?”

“看起來……好年輕。”

“也很酷。”

“我頭一次見老李這麽虛心的對一個後輩請教問題。”

“哈哈哈不要大驚小怪,習慣就好,鐘蕾她就是這個樣子,一旦進入狀態,不管你是什麽大佬,只能拿數據和她對話。”

是的,這就是鐘蕾。

進入七零九所以後,她和老李的團隊一起,悶頭紮進了科研辦公室。

而這次項目研究,一研究是兩個多月。

鐘蕾兩個多月沒回家。

若不是黃江去家裏打了招呼,徐美霞與鐘衡都要以為她失蹤了。

一轉眼,就到了高考放榜的時候。

這個年代,成績單是不會單獨郵寄的,學校會放榜,同時把學生的成績印刷在報紙上出版。

交大的成績單,是經由《解放日報》出版的。

一大早上,徐美霞飯都沒做,就在家焦躁不安的等待著。

“出來了出來了,成績出來了!”

不久過後,鐘衡拿著出門買來的《解放日報》副刊,激動地滿臉通紅:“媽!狀元啊!小妹考了482分,申市第一!”

1955年,全國理科類院校滿分500分。

鐘蕾考了482,申市第一,那絕對可以稱得上一聲‘女狀元’!

“啥?申市第一?”

徐美霞震驚的從沙發上站起來,隨後捂住胸口,只覺得自己大概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家長。

小蕾竟然考回來一個女狀元!

老鐘家這是祖墳冒青煙了啊!

母子倆興奮到難以自持,過了好久才突然回過味兒來——

這女狀元,似乎好久都沒回家了啊。

七零九研究所。

因為有鐘蕾的到來,8105型漁船已經進入全面實踐階段。

經由顧教授,以及造船系學生在紅星造船廠實踐好的數據,一項又一項的傳回所裏。

所裏的研究人員經過多次、反復計算,測量,論證,然後開始起模。

此刻的七零九所辦公室中間,一個按照比例縮小的漁船,已經被完成了大半。

而令人側目的是,在漁船旁邊的辦公桌上,一個穿著普通灰色工裝,模樣漂亮的小姑娘正在低頭運算數據。

她坐在辦公室的最中心,時不時有人從外面急匆匆趕來,帶著厚厚的資料表找她核實情況。

“這家甲板材料質量不達標,還有沒有備選?”

“齒輪必須按照我們的尺寸來定制。”

“發動機的數據讓顧老師在紅星造船廠的漁船上再實踐一遍,核心數據不能出半點紕漏。”

神奇的是,這年輕小姑娘一邊低頭做演算,還能有條不紊的分心下達各種指令。

沒有人反抗或者質疑,凡是她話音落下,一定有人去辦。

陳朝陽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七零九所辦公室的。

哪怕之前已經來過好幾次,但每次看到小蕾發號施令的樣子,他都一陣咂舌敬佩。

這都一個多月了,小蕾除了吃喝,埋頭在這裏奮戰了這麽久。

但她的腦袋一如既往清醒,比機器都精密,甚至已經不動聲色在這裏掌握了主動權。

“大家聽我說,好消息,好消息啊!”

陳朝陽揮舞著手中的報紙,興奮道:“《解放日報》放成績單了,小蕾考了482,申市第一!”

這可是申市第一啊。

哪怕陳朝陽是個學霸,看到這個分數的時候,也是一陣眼暈。

所以他特地跟顧教授那邊請了假,一路騎車汗流浹背的來七零九所,給鐘蕾匯報成績。

然而,讓陳朝陽失望了。

科研辦公室裏的眾人擡頭看了他一眼,然後繼續低頭做研究。

沒人對這個所謂的‘申市第一’感興趣。

唯有老李趁著空閑的時間啐了一口:“便宜了你們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