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婚後四七 是在說自己和戴維風?(第2/2頁)

一番話說的幾個大人忍俊不禁,而妙妙正抱著她的小碗,插了一塊西瓜往嘴裏送。

“軍軍的小碗帶了沒,我給他切幾塊,讓他自己端著吃。”

妙妙的小碗是木質的,很輕,蘇榆找大永村的木匠做的,配套的還有木勺和木叉,邊緣被磨平了棱角,安全性很高。

不大的木碗被妙妙抱在懷裏,裏面盛著半碗西瓜塊,去籽去皮,妙妙已經能自己動手插著吃。

趙秀娟擺手:“不用不用,就這樣吃吧,”說著拿起旁邊的木叉插了一塊把裏面的籽清理幹凈,放到軍軍嘴邊。

軍軍卻對妙妙的小碗更感興趣,指著說要,又把他媽媽的手推開,嘴裏喊著不要不要。

一歲多點的孩子,已經能基本表達自己的意思。

“那你跟妙妙說,看她願不願意讓給你玩。”趙秀娟看熱鬧不嫌事大,慫恿兒子找妙妙要。

軍軍不敢,他被妙妙拍過幾次,這個妹妹明明看著不愛吭聲,但是下手卻極利索,想搶她的東西根本沒門,除非她主動給你。

“這慫小子,”趙秀娟笑罵。

其實孩子的個性或多或少會受父母影響,軍軍膽子小特別像趙秀娟,但是鬼點子多又很像徐青啟,結合一起正是夫妻倆的縮影。

而妙妙下黑手估計是遺傳自韓尚,做事情一板一眼規規整整的又挺像蘇榆,等他們大了,性格初步形成時,就能看出一個孩子的秉性如何來。

“你這肚子快兩個月了吧,有沒有反應,還是愛吃重口的嗎?”蘇榆問趙秀娟,好像沒瞧見她孕吐過。

趙秀娟眉開眼笑的說:“啥反應沒有,跟你那時候差不多,這胎估計是個閨女,要真如此,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蘇榆點頭:“正好兒女雙全。”

“如果是女兒的話我也不打算再生了,孩子生那麽多幹啥,老了有一個頂用的就行。”趙秀娟倒是看的很開。

這個年代提倡多生,但真的生了之後才發現孩子多了也是災難,十多年之後的那場運動,知青下鄉的緣由,歸根結底還是城裏沒有多余的崗位養活得起那麽多人。

整個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在另一個十年裏將會飽受勞苦。

七月中旬的時候,從研發到投產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機械廠新出的抽水泵並沒有在市面上銷售,作為救援性戰略物資,此部分的所有費用均由國家承擔,全部的抽水泵統一調配,運往需要救援的地方。

老村長非常有遠見的說服村民買了一台,按他的話說就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東西在自己手裏比真金白銀都管用。

隨著一台台抽水泵被裝上火車連夜運往全國各地,對於已經飽受旱情折磨的地區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碳,半個月後,各地反響都特別好,而京市機械廠再一次在大眾眼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的全國十佳單位,咱們有望評選上。”張廠長早會時透露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

大多數有研究任務的工程師都不耐煩去開會,因此張廠長說的時候,只部分廠委和工會的幹事知曉,張廠長讓大家先保密,事情沒確定下來之前不要宣揚出去。

嘴裏說著別往外傳,他自己還不是巴不住悄悄露了口風,劉會長心裏哼笑,回頭就吩咐人下車間慰問,這麽大的榮譽,工會豈能沒點功勞。

還沒到中秋節,機械廠的玉米脫粒機跟各省的政府單位接洽,已經出了好幾批貨。

原本蘇榆他們是想做成跟小麥收割機一樣,一體式的,後來發現難度有點大,幹脆分成了兩部分,收割和脫粒分開,脫粒機經過反復調整基本算試用成功,春玉米成熟時,李江河又帶著收割機去田裏試用。

結果怎麽說呢,有點一言難盡。

還沒人家人工的快,李江河回來這麽跟蘇榆說。

那幹脆舍棄掉這一部分,什麽時候能做到一體化了再拿出來研究,蘇榆當機立斷下了決定。

農用機械的市場很廣闊,只要做出實用的機器就不愁賣不出去,現在的機械廠,光是這些個七零八碎的小東西就占了一大半營收。

其他工程師們卯足了勁兒想做出點成績來,但又一次次被蘇榆手底下的兩個研究組搶了風頭。

而蘇榆最近也忙的很,因為洗衣機快出成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