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更合一(第2/6頁)

“太好了!老大對我最好了!可是包大人會不會覺得我們女子不方面去那邊查案,不答應我們?”孫荷興奮之余,又有點憂心。

“只管抓鬼,別的咱們不管。”

……

包拯和公孫策正在書房內喝著茶,免不得就聊起當下剛接手的這樁案子。

丟銀和鬧鬼,這其中到底是真有鬼作祟,還是其中另有隱情?鬧鬼一事又是否與丟銀案相關?

公孫策:“鬼偷銀子做什麽,陽間物在陰間也不能花,即便這鬼就好陽間財物,也不該一次就只偷三五兩。學生看丟銀子這件事,肯定與鬼無關,屬於人為。”

包拯點點頭,他也和公孫策的想法一樣。

“銀子是近一個月才丟,而鬧鬼的事已經有兩年了。如果說鬧鬼是為丟銀子鋪路,未免時間太長。況且這銀子一次才丟三五兩,為這點銀子倒不至於鬧那麽大陣仗。”

公孫策更偏重認為鬧鬼和丟銀子兩件事不相幹的事,因戶部查不到丟銀的原因,便覺得事情玄乎,開是怪在了鬧鬼的事兒上。

包拯應承:“但戶部鬧鬼一事,瞧著似乎有幾分蹊蹺。鬧鬼傳聞多半都言過其實,不過是聽起來玄乎罷了,像戶部錢監這般因鬧鬼而傷了這麽多人的倒是很少見。”

“確實蹊蹺。”公孫策覺得比起丟銀案,反而是鬧鬼一事更耐人尋味。

倆人正討論是否該再派人,對鬧鬼一事做更深調查之時,蘇園便來請纓了。

包拯忍不住笑起來,對公孫策道:“這徒兒怕是得了你的真傳,能掐會算,來做及時雨了。”

公孫策也覺得很巧,對蘇園道:“我與大人正商議,是否該派人查一查這鬼呢。”

“能為大人和師父解憂,是徒兒的榮幸。”蘇園馬上行禮,乖巧道。

包拯贊許蘇園舍了休息來查案的勤奮,誇她恪盡職守鞠,敦本務實。

“雖不知這鬧鬼一事的真相如何,但多做些防備總沒錯。”

包拯特意吩咐賬房給蘇園支銀子,令其買些驅鬼之類的用物,若晚間調查時真遇到意外,可做應急之用。

“孫姑娘雖然會武,但你們兩名女子到底不安全,我讓白護衛和得空的時候,多照料你們。”公孫策補充一句。

蘇園點了點頭,心裏則盤算著支出來的銀子倒不用再買驅鬼之物了,什麽都比不過那把桃木劍,錢就用來買肉吃便極好。

待蘇園走後,包拯故意問公孫策:“為何選白護衛,展護衛不可麽?”

“當然可以。”公孫策應承。

“那為何?”包拯見公孫策竟難得梯度糊弄,居然不直接回答自己的問題,偏要問個清楚。

“白護衛更合適。”公孫策只得略答一下。

“那展護衛哪裏不合適?”

“大人,您今日還有很多公務尚未處置完呢。”公孫策指了指桌案上他剛整理出來的半尺高文書。

“哪裏不合適?”敢跟專門審案子的官員打馬虎眼,包拯豈能饒他,偏要刨根問底了。

公孫策只得無奈承認,他是有那麽點私心,覺得倆年輕人好像挺合適的,便想著有機會,就讓他們二人多湊一起,撮合一下。

“好啊你,以公謀私。”

包拯的語氣暫時辨不清是開玩笑還是認真。

主要因為他臉太黑,不笑不怒的時候,便不好分辨其真實情緒。

“學生這不過是小小地推波一下,有‘瀾’才能助上,若壓根就沒有‘瀾’的話,大家都規規矩矩查案,也沒什麽。”

公孫策怕包拯把事情想得太嚴肅和太嚴重,跟他認真解釋自己這般用意的動機。

“蘇丫頭自小在開封府長大,也算是咱們開封府的閨女了。她無父無母,什麽親人都沒有,身邊就只有我們。大人剛還誇她敦本務實,一直為府衙兢兢業業做事,那我們如何能辜負了她?她如今年歲到了,若再沒個人為她操心終身大事,實在有些淒涼,說不過去。”

公孫策太心疼蘇園了,既選擇做了她的師父,他自然是要如當父親一般真心對待蘇園,為她籌謀以後。

包拯沉吟了片刻後,問公孫策:“那白護衛合適麽?性子烈了點,過於孤傲。”

公孫策愣了下,隨即才反應過來,包拯這也正經考慮上蘇園的終身大事了!他甚至還嫌白玉堂配不上蘇園。幸而這話只有他倆私下說,這若是叫白玉堂聽見了,不知會鬧得何等天翻地覆。

“那大人莫非是中意展護衛?”公孫策試探問。

“展護衛年齡有點大,身上還有桃花債——”

公孫策懵了下,“桃花債?這事兒學生怎麽不知道?”

“卻不是你以為的那種,不過女方那邊一廂情願,就如嘉和縣主那般。”包拯解釋道。

“那這倒不稀奇了,畢竟南俠展昭聲名烜赫武林。”公孫策客觀地評價道,“他為人仗義,謙和有禮,仰慕者眾多,實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