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更合一(第4/6頁)

“本沒這麽大陣仗,只是讓孫荷去買些豐盛點的早飯罷了,半路遇到了蘇大爺,他主動出錢弄得這些。”蘇園解釋道。

白玉堂在旁聽著,自然明白真實的經過如何,禁不住翹起唇角,用手指逗了逗懷裏的小橘貓。該給他起個名字,白圓子就很好聽。

包拯嘆道:“這蘇方明待你倒真如親妹妹一般。”

“他的人品倒還算不錯。”公孫策卻還是蹙眉,有些擔憂地囑咐蘇園道,“不過你們尚未認親,若走動頻繁,反倒容易落人話柄。蘇進敬那邊若是知情了,怕是也不會安生。”

蘇園應承,“師父放心,我會注意分寸。”

隨後她就捎話給蘇方明,令他記得保密她和白玉堂的關系。近日他們確實來往的有些頻繁,應以小心謹慎為上。

蘇方明隨後回答贊同蘇園的意思,又告訴蘇園,昨日忘川道長去了一趟蘇宅,與蘇進敬在房間裏聊了大半時辰之後才離開。因房間外有蘇進敬的親信守衛,蘇方明聽不到談話內容。

“你說他有什麽事,連自己的兒子都要瞞著?”蘇園在去找包大人的路上,問了白玉堂一句。

“多半與你有關。前些日子你把他氣得半死,如今再見曾給你批過命的忘川道長,必然少不了提起你。”

白玉堂本想問蘇園,是否要他出手,可轉眼瞧蘇園對此事似乎並不掛心,只是隨便點了點頭之後,就跟他分析起王家的情況來。

“今晚我們就去嚇一嚇那王水發。”

“現在沒有明確指向的證據,你覺得包大人會同意你的主意麽?”白玉堂反問蘇園。

“仙女自有妙口。”蘇園驕傲地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白玉堂的目光順勢就落在了那淺粉色的櫻唇上面,隨即他喉結滾動,收斂目光,看向了別處。

但白玉堂沒有想到,蘇園一進門見到包拯,張口懇請的第一件事,卻不是說她要嚇唬王水發,而是請包拯秉明皇帝,去徹查戶部錢監的賬目。

“你說什麽?徹查戶部錢監的賬目?”

公孫策和包拯都十分詫異。

“你可知要徹查錢監的賬目,便是挑明了咱們開封府是在懷疑錢監官員貪墨金銀、監守自盜。這是極重地指責,必須要有十分正當的理由,報與陛下允準才可。之前發生的谷道藏銀案,涉及數目太小,而且此案查清審判完畢,不足以成為理由。”公孫策跟蘇園仔細地解釋道 。

蘇園點頭表示明白,也表示除了王水生的死,她確實沒有其它的證據能表明錢監賬目有嫌疑。

“可是為何一定要有疑點,才能核查錢監的銀子?那地方本來就容易出蛀蟲,重新核查一遍,未雨綢繆,以避免國庫的損失,不是很好嗎?”

“那也要有一個契機。”公孫策嘆道。

王水生身亡之後,開封府就徹查過王家的家資,並無可疑之處。錢監以前也不是沒死過人,若每次都憑這個理由,興師動眾地去核查錢監那龐大的賬目,那就沒了章法亂了套了,皇帝肯定不會同意。

“倒也未必一定要丟銀之類的直接證據,有足夠多的疑點,能夠說服陛下也可。”

包拯便讓蘇園說說,她到底察覺到了哪些細節不對。

“王水生在身亡之前,工匠們都說他心情不錯,還表示過要辭工,搬家離開東京,從此一家子不必繼續留在東京擠在小房子裏。

他在鑄錢東所好歹是個管事,這活計在別處未必能尋得來。縱然王家在京宅子賣了,去土地便宜的地方買房買田,可到底除了種田靠天吃飯外,家裏便再沒有其它的進項。

這算有喜有憂吧?但王水生的表現卻全然是開心,並不憂愁的樣子。”

“或許他們買田的地方真的很便宜,足夠他們過活。”包拯覺得這種可能也不能排除,有些人就是更容易知足常樂。

“可是如果王家早就可以這樣賣房,轉去別的地方悠閑生活,不必住得那麽擁擠。那為何不在兩年前,王水根身亡之時或之前,就做這件事?

大兒子要繼續在二兒子慘死的地方幹活,那地方還鬧鬼,若不是因為生活所迫,誰不想避諱這點?

二兒媳剛喪夫守寡,卻沒法子跟倆孩子單獨有一間房,要被逼回娘家守寡去。這事兒外傳出去,其實是有點丟臉的,但王家在那時候卻也沒動作。”

“偏偏在王水生身亡之前,他們王家才決定要賣房離開東京,那又是什麽契機引發王水生在這時候,決定了這件事?”

蘇園昨日問過王家那對老父老母,二人都表示這個決定是長子王水生的一人主張,他們二老年紀大了,幾經被勸說之後就同意了,但並不知王水生突然有此張羅的原因是什麽。

“如此分析下來,確實有幾分奇怪。王水生的死因是銀針刺入風府穴後,墜爐身亡,這顯然是有人為了滅口,借鬧鬼之說殺人。差一樣證據,若能將王水生的死跟錢聯系在一起,便容易很多了。”公孫策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