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二更合一(第3/5頁)

包拯對這位忘川道長的能耐也是認可的,初見他的印象也不錯。但是蘇園曾因他的批命,而險些被置於死地,加之今日發生的事情,令包拯覺得發生在忘川道長身上的巧合太多,必然要存疑,不能全信。

“如今他既然答應了與開封府聯手,倒正是一個考驗他的好機會,其意圖是善或惡,不日便有分曉。”公孫策感慨這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忘川道長,要多派人觀察監視才行。

包拯見白玉堂一直沒說話,忙問他:“審問可有結果了?”

“要耗些工夫,但成效好,應該快了。”

白玉堂話剛說完沒一會兒,白福就匆匆來回稟,將證供呈上。至於白福衣袖上粘的血,沒人去在意。這幫江湖殺手不論人好壞,只靠取人性命賺錢,根本不值得同情。

包拯看過證供後,交與眾人傳閱。

孔大雨等三人的確是鬼見愁的殺手,他們奉命於今晨殺害王民慶夫妻,理由並未告知,但被告知要等到一名道士路過後才能動手。指定了殺人兇器是拂塵,殺完人後將拂塵丟入灶內焚燒幹凈,並將早備好的一根拂塵毛放到死者手中。等目擊者出現,再佯裝搶錢離開,之後正常撤退即可。若被捉到,便否認殺人只說搶錢,酬勞雙倍。若沒被捉到,酬勞四倍。

“這怕是早就料到了開封府會將他們三人緝拿歸案。”公孫策看到酬勞那裏,面露驚訝。

被官府抓到了,多給些補償可以理解。但沒被抓到,明明犧牲的少了,給予的補償反而更多,便不符合常理。可見這買兇之人,認定他們三人被開封府捉到可能性更大。而沒被捉到的機會渺茫,十分難得,才開出了更為豐厚的獎勵。

“這說明此人很了解我們開封府辦案緝人的情況。”包拯嘆道。

此事越思量,越讓人覺得悚然和危險,竟有人算計至此地步。上次令大家有這種感覺的,還是由醫不活牽連出的永康銅礦案和禮部燈球案。

孔大雨三人還供出了鬼見愁在東京城分派任務的地點,是一家以掛著青布為招牌的包子鋪。所有加入鬼見愁的刺客,若想在東京地界領活的話,都要到這家董二包子鋪前看招牌。

若這包子鋪是用青竹竿挑著招牌,便說明沒有刺殺的任務可領,若是以一根漆紅漆的木杆子挑著招牌,便說明還有刺殺任務沒人領。刺客們可以從後門進入包子鋪,詢問刺殺任務的情況。

孔大雨等三人在前日領了刺殺的活兒,昨日踩點了解情況,今日就按照買家的要求去刺殺。

這次接的活兒對孔大雨來說要求有些特別,一般接的刺殺任務,買家多數是要求讓刺殺對象看起來像是意外死亡。

這次不僅要求多,殺人地點距離開封府比較近,且還涉及到被抓後作證的情況,若非報酬給的豐厚,孔大雨他們三人也不敢隨便冒險。

“殺死完全不會武功的王民慶夫妻二人,便可得五萬兩銀子,這開價的確高。”

展昭感慨了一聲之後,忽然又覺得有幾分奇怪。

“看這證供的描述,買兇者指定要殺死王民慶夫妻,不是巷子裏的其他人,或其他地方的什麽人。為何陷害忘川道長,一定要指定殺死這對夫妻?”

趙虎撓了撓頭,試著回答道:“因為他們有著火的灶坑,可以焚燒兇器?”

蘇園:“或許原本就有人打算買兇殺害王明慶夫妻,陷害忘川道長是額外多加了一條。”

公孫策附和蘇園的話:“不排除兩個任務被合並成了一個的可能。”

王朝聽說可能是另有人買兇殺害王明慶夫妻,覺得非常奇怪。

“案發後我帶人詢問過周圍的鄰居,也問過常去他們家吃早餐的一些老客,都說這對夫妻二人平常為人隨和,從不曾與人爭吵。鄰居們與他們夫妻相處十幾年了,從未見他們夫妻跟人紅過臉。

所有人都誇他們夫妻倆本分心善,是老實人,只是可惜他們夫妻沒有子孫福,從送大女兒去峨眉之後,他們夫妻先後要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都沒能活過八歲,有的兩三歲就夭折了。”

“王民慶夫妻在深巷裏擺攤賣早飯,所接觸之人大多都是百姓。幾乎不可能有富貴之人去那裏,與他們產生瓜葛。肯花六萬兩買他們夫妻二人的性命之人,必然非富即貴,這點上確實沒道理。”白玉堂道。

趙虎有幾分激動道:“也就是說我之前猜測是對的,是因為他們夫妻有灶坑可以燒拂塵?”

“或許答案在王玉身上。”蘇園突然道。

包拯等人聽蘇園簡單講了王玉的情況,從她敢直言譏諷和挑剔郡王妃和相國夫人不排隊的事情來看。的確很有可能是王玉得罪過權貴,遭到了報復。

如今王玉人還在開封府的屍房,陪在王民慶夫妻的屍體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