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二更合一(第2/4頁)

“何必管結果,盡人事,聽天命。”蘇園話畢,不再多言,便對忘川道長擺擺手,道了別。

忘川道長疑惑地望向蘇園離開的方向,有點摸不透蘇園的態度。不過聽蘇園剛才話裏的意思,她應該是幫不上忙了。所以如今他就只剩下一個辦法可以嘗試,去求八賢王。

想到八賢王正直剛烈的脾氣,忘川道長就忍不住緊張忐忑。他心裏很清楚,他一個道士若因摻和政事去找八賢王,有九成以上可能會被叱罵,並掃地出門。但為了蘇方明,他決定豁出去了。忘川道長深吸一口氣,便邁著大步匆匆離去。

蘇園立於房頂之上,望著忘川道長離去的背影,笑了一下。她就是想考驗看看,忘川道長有多大的決心想幫蘇方明,看來他還算有誠意。

包拯得了紅十二的證供後,更為方便快速地核查清楚了林溪所犯下的罪孽。同時,根據賬目的往來還有書信上所透露的信息,將與鬼見愁、襄陽王勾結的余孽悉數捉拿歸案。

有關於林溪的身世,因為這次有了明確的調查方向,倒並不算難查了。此事由周老判官負責,他在京人緣好,便從與前宰相丁謂有過共事往來的老官員們口中,探知到了消息。

淳化年間,丁謂前往峽路一帶平亂,在夔州曾救過一名林姓孤女。林氏長得花容月貌,與丁謂處久了之後,便有了私情。二人育有一子,名喚丁寒竹。後來丁謂穩定了狹路一帶的局勢,急於回京復命,便暫且與林氏母子道別。丁謂允諾他回京復命之後,待事情告一段落,就會派人來接林氏母子過去 。當時丁謂離開夔州的時候,丁寒竹剛滿四歲。

一年後,林氏還沒等來丁謂派人來接自己,就先重病過世了,五歲的丁寒竹就此失蹤,只留其母親的屍體在床上。丁謂派去的人隨後才至,丁謂在知悉情況後,後悔不已,曾派人到處打聽丁寒竹的下落,但都沒有找到。

“當時這事兒與他同朝的許多官員都知情。丁謂幾次喝得大醉,都喊過丁寒竹的名字,感慨他這個兒子最聰明,十分隨他,自小就有過目不忘的能耐,模樣又像極了他母親,俊俏得很,十分討人喜歡。”

周老判官就派人前往夔州查證此事。不過夔州距離東京有千裏之遙,並且前往夔州的路並不好走,往返最快的話要小半年的時間。

蘇園在聽說丁寒竹的這段身世情況後,對包拯和周老判道:“那就對上了。他曾跟我說過,他跟著司空道長去寒冰洞,是為了學醫術給他重要的人治病,看來這位重要的人就是他母親林氏。”

展昭蹙眉,略有幾分不解:“可他是五歲的時候失蹤,拜師司空道長為師,當時他的母親已經死了,他那會兒再學醫術已經晚了。”

“林溪早慧,五歲時已經懂人事。他走時,林氏的屍體還躺在床上,並未安葬。”蘇園道。

展昭有點不解蘇園這話的意思。

白玉堂替其解釋道:“簡單來說,就是當時的林溪並不認為他母親已經死了。”

這種情況其實並不鮮見,孩子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身亡,因難以接受其死亡,便騙自己她人還活著,只是生病了,人才躺著不動。林溪當時應該就是懷著這樣的思,覺得自己只要去學好醫術,回來把她的病治好就可以了。

“去夔州本地調查的話,應該會查到這方面的細節可以佐證。”現在他們所知的情況比較粗略,但也不難分析大體上的情況。

五歲的孩子就要獨自面臨母親的死亡,身邊再無人可依靠。加之他早慧,聰明過人,在無人及時疏導他心中陰霾的情況下,性情很容易就走向偏激。

“既然他與丁三郎有聯系,那他在離開寒冰洞之後,應該是找到了丁謂,跟他認親了。”

展昭表示這一點可以派人去跟丁謂求證。不過丁謂如今人在崖州,比夔州更遙遠,找他本人求證後再折返回來,大概要一年的時間。

“既然大概情況已然明了了,這些方面的求證慢慢來就是。”

公孫策向包拯提議,可以發公文給崖州的地方官,令其配合對丁謂的調查。

“不過從鬼見愁的賬目上來看,跟崖州那邊沒什麽幹系。丁三郎在受審的時候說過,丁謂早歇了心思,不再似當年那般意氣奮發。”

包拯應承,“他在崖州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監視,是不太可能。但情況還是要核查清楚,並按法處置。”

至於襄陽王,如今已經不用再審了,鐵證如山,只等擇日宣判,對他用龍頭鍘行刑即可。

包拯將整個案情在奏折中闡明之後,便吩咐蘇園,準備明日同他一起進宮。

夜裏,女牢那邊傳出消息,蘇喜腹痛劇烈,疑似有滑胎之兆。

葉牢頭在得知情況後,下意識想去通知蘇園,但又想起蘇園之前囑咐過他,不必再將蘇家的消息特意告知她。葉牢頭就猶豫了,他思來想去,覺得這麽大的事情若不告知蘇園,還是有些不妥,就怕她日後知情了會後悔。他便托人將情況告知給了孫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