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抱抱(第2/3頁)

先帝厭倦了這種,既要和朝臣周旋,又要和額娘周旋的日子。

輪到他,太皇太後收斂了許多。可是每遇到重大決策,都會有意見同他相左的朝臣私下裏找她,希望她能改變自己的想法。

就比如平三藩。如果不是太皇太後的極力勸阻,說讓再等幾年,把吳三桂熬死之後,再收三藩的兵權。那時候來個突然襲擊,也不至於後來這麽被動。還邊沒出兵呢,那邊已經得了消息,舉旗反了。緊跟著各地反清勢力,一呼而動。

她還指責自己,如果沒有平三藩這回事,他們就不會反。

全國近大半稅收,要用來養三藩,他們還嫌不夠。一道折子接一道折子的要東西。國庫空了,養不起他們了。到了不得不平的時候了。這些話,又不能跟她說。否則,她可能又要提用加稅這個法子。到底是女人家,見識短淺,不懂得老百姓才是立國之本。

還有後宮的事。先前那十幾年,是有皇後,但後宮牢牢地被太皇太後控制著。

後來,他不顧太皇太後的反對,立了鈕祜祿氏為皇後。想著鈕祜祿氏背後的勢力大,不會受她的掣肘。又擔心鈕祜祿氏脫離了掌控,還專門讓佟佳氏入宮牽制。

就連退路都安排好了。

哪裏料到鈕祜祿氏不是皇後的時候,看似挺強硬,坐到了皇後位置上,反倒畏手畏腳了。太皇太後還沒怎麽動呢,自己就先趴下了。

佟佳氏接管後,他大半年沒進後宮,就是想給她適應的時間。他不進後宮,後宮便少了是非。

如他所想,前大半年,後宮確實很平靜。

這現在又要開始。

太皇太後總是覺得她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好,都是為了他能安心朝政,豈不知,反倒讓他更費心。

康熙的心思浮浮沉沉,進了慈寧宮換上了笑臉。

他是真心歡喜。

每當他看到太皇太後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仍是個孩子,仍有依靠的人。心裏十分安穩熨帖。

這種思想很矛盾,一邊想獨立想擺脫控制,一邊又想有個人可以依靠。

太皇太後對這個孫兒,也是近似的心情。看不到他的時候,對他有怨意;看到的時候,滿心的歡喜。

“皇帝今兒在處置奴才?”

“哪個嘴碎的又在您面前閑叨了?”康熙佯怒道,“孫兒特意叮囑他們,不讓您知道,省得您操心。幾個奴才而已,直接打死也是小事。”

太皇太後笑吟吟道:“快過年了,能不辦的人,就不辦。有什麽事都等過了年再說。讓別人過個消停年,皇帝也就消停了。”

“是。孫兒都聽皇祖母的。”康熙乖巧地笑道,“明日臘八,孫兒安排貴妃同太子和大阿哥一起去白塔寺門前施粥,給皇祖母祈福。”

沒等太皇太後接話,又接著說,“皇祖母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孫兒提前一個月都安排好了。一直沒告訴皇祖母,就是怕皇祖母擔心,晚上睡不好覺。”

太皇太後:“……”深吸了口氣,笑道:“皇帝長大了,皇帝辦事,哀家放心。謝謝皇帝這份心意。”

祖孫二人,雖然各有心思,臘月初七這頓晚膳,仍是如以往康熙在慈寧宮用膳那樣,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用了膳,太皇太後道:“哀家聽說,皇帝把阿布鼐家的那丫頭給幸了。哀家還想著她年齡小,能多在皇上跟前伺候幾年。不過,幸了也好,那丫頭是個本份的,不會出什麽妖蛾子。”

轉話又道,“現在皇帝跟前侍候的人有點少,讓哀家這裏奉茶的春喜過去吧,她跟哀家三四年了,也是個懂事的,手藝又好。”

“多謝皇祖母的關懷。皇祖母難得有用著順手的人,還是留在您身邊吧。孫兒再找人補……”

太皇太後打斷了康熙的話,“哀家是老婆子,沒個講究。讓她跟你去吧。”扭頭對旁邊立著的高個青衣宮女道:“春喜,進前見過皇帝。”

又說道:“也是包衣出身,知根知底的。她阿瑪在內務府任司庫。”哦了一下說,“滿人戴佳氏。”

跟在康熙旁邊的梁九功暗樂:有太皇太後這麽一說。這姑娘若是再被萬歲爺幸了,塞到後宮裏,沒人敢稱呼漢姓。

康熙有點想撓頭,終於把那個妥善處置掉,這又來一個。要是再幸,後世人該怎麽評論他。

一個喜歡睡宮女的皇帝?

後宮有家世有模樣的嬪妃都睡不過來,朕腦袋有病嗎?還去找相貌普通的宮女睡。

宮女就沒姿色好的,相貌太出色,選宮女時根本不會錄用。

要單論模樣……還是貴妃最耐看,越看越好看。

康熙想到這裏,眼前浮現出貴妃驚慌的模樣。眼睛、鼻子、小嘴巴,每一處都長的正合適。

讓人忍不住……總想抱抱……還想……

康熙想的耳熱心跳,從慈寧宮出來,邁入月華門時,他吩咐梁九功:“你去問問貴妃,明日的事,都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