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2/7頁)

即使是對語文課本記憶深刻的人,大概率也只能記得這一首《詠懷古跡其三》,剩下四首根本毫無印象。

果然船夫把難題丟給幾人:“幾位小師傅,那位詩人很出名的,你們知道我剛才說的,是哪五首詩嗎?”

五人面面相覷,根本背不來。

突然,山峽間狂風大作,小船開始拼命搖晃,船夫也露出猙獰的神色來:“既然背不出,就等你們能背的時候再上船吧!”

船體猛烈的晃動,澎湃的浪濤幾乎要將小船掀翻,可船夫和李白卻在船上穩如泰山,只有沈亦他們幾人被巨浪晃下了船。

江水冰冷刺骨,浪濤幾乎要將人的身體撕裂,水不長眼地往口鼻中使勁兒鉆。

江衍落水之後迅速化身小白龍,然而即使是水中蛟龍,也幾乎被這邪乎的浪濤扭稱麻花。

五個人中就沈亦的體力最差。

三師弟雷虎的技能加成是水性好,他雖然被卷入浪底,卻在水下遊刃有余,二師兄和蘇承望雖然水性不如雷虎,但至少不會被水嗆到。

只有沈亦一個人在兇猛的浪濤中浮浮沉沉,險些被拍成傻子。

幸好江衍很快適應了在激浪中行進的規律,他迅速將幾人撈起馱在身上,本來想著直接飛起來,卻發現這江水像是帶著什麽沉重的引力似的,他根本逃不開。

已經爬到江衍背上的沈亦盡職盡責,一邊吐水一邊數人數:“三師弟呢?!”

小白龍的背上只有耳朵耷拉著的豬八戒,渾身毛發都濕透的瘦猴以及奄奄一息的師傅。

最善水性的三師弟雷虎並沒有出現。

“雷虎不會被浪沖走了吧?!”

不僅是因為有水性技能加成,還因為身為軍人的他曾經做過潛水訓練,所以雷虎在掉下船的第一時刻就迅速潛入水中,此時的他正扒在那艘載著他們進入巫峽的小船船底。

原本他是打算找機會翻上船的,結果卻在船底發現了一樣重要的東西。

船底被木板釘的斑駁,雷虎在其中的一塊木板上發現隱約有文字刻在上面。

【支離東北風-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這好像就是……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中一首?!

雷虎立刻徒手將木板掰下來,他剛松開手,船身就如離弦之箭一般飛射出去,迅速消失在眼前,只留下一串白色泡沫。

雷虎舉著木板浮出水面,這才發現巨浪似乎停了。

幾位隊友正騎在小白龍身上,就在他身後不遠處。

沈亦看到他立刻激動大叫:“雷虎!雷虎在那兒!”

白龍遊到他身邊,雷虎也翻身爬上來,把手中的木片展示給眾人看。

蘇承望分析道:“所以我們的任務是找到五首詩的線索,就可以重新上船?”

“所以現在是追不上那條船了嗎?”雷虎問。

江衍扭過頭來,龍須輕輕甩動:“追不上,那艘船很快就消失了,我們不論怎麽加速都找不到他。”

“而且,”江衍試圖向岸邊遊去,可不論他遊多遠,江岸始終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岸邊也永遠遊不到。”

“在集齊五首詩之前,我們必須一直飄在這條江裏。”

眾人還沒來得及嘆氣,原本已經陷入平靜的江面突然又產生了一道逆流而來的浪。

與剛剛的浪濤不同,這浪……仿佛是有什麽龐然大物從水下躍上來一般。

幾人都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蘇承望立刻召喚猴子猴孫,無數猴子們出現在周圍的山上樹上,一片“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壯觀景象。

雷虎和王天振則穩住沈亦的背脊,幾人中他戰力最弱,如果真的有什麽怪物出現,戰鬥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他。

眼看著眼前有什麽巨物即將浮出水面,江衍回頭沖沈亦低喝一聲:“抓穩了!”

然後迅速俯沖進入水中。

下一刻,他們剛剛的位置突然出現一道高速旋轉的渦流,很快一張長著密集牙齒的巨型魚口浮出水面。

那是一條至少有十多米長的渾身青黑的大魚。

它口中牙齒鋒利,見幾人輕松躲過,迅速鉆入水中再次襲來。

蘇承望立刻召集猴子們,他趁著魚身拐彎之際迅速從江衍身上跳下來,和眾猴一起撲到大魚身上。

魚身鱗片滑膩,根本無從下手,許多猴子都被它甩落下來。

蘇承望咬著牙順著魚鰭往上攀爬,大魚也發現了身上的異樣,瘋狂扭動身體想把他摔下去。

蘇承望抱著鋒利的魚鰭,手掌和胳膊都被劃出了血痕,卻咬著牙死死不撒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魚鰭正下方的一片魚鱗上發現了幾行文字。

正是詠懷古跡中的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