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第3/4頁)

我望著不遠處玻璃鏡面中反射出的自己。

皮膚幹燥枯黃、頭發稀疏無光澤,整個人枯瘦幹癟病入膏肓的模樣,原來我就要十八歲了啊。

這天其實不是我的生日,而是我和小姨相遇的日子。

她說要讓我忘記過去的不愉快,就把我們相遇的那一天當做新生。

說起來我也忘了自己真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了,但我卻能永遠記得這一天。

我固執而冷硬的面對父母的拋棄,強裝出一副勇敢理性的模樣,我拒絕去警察局孤兒院,甚至想要一個人流浪。

卻在最悲傷的這一天遇到了一個我人生中最溫柔的人。

她大概是我對這個用知識武裝的理性世界中唯一一點情感的羈絆了吧。

我不想拒絕小姨的邀請,因為我能想象的到,此時在電話那頭她擔憂流淚的模樣。

我不可能以這副病態的模樣去見她。

我只能讓克隆體帶著我的記憶代替我。

可是在傳送的前一秒,我卻猶豫了。

真的要將我所有的記憶都給他嗎?

從生物學上講,他就是我,我就是他,可是從哲學倫理上看,在我還沒有死亡的這段時間內,我將眼睜睜地看著另一個我頂著我的臉和記憶生活。

那好像……又不是我。

他去和小姨一起慶祝生日,他享受我的人生,可我卻只能在這個冰冷的實驗室裏逐漸沉-淪腐朽。

在死亡之前那種對溫暖的渴望促使著我見小姨最後一面。

於是我做了個大膽的決定。

讓我在他的大腦中生存,以第二人格的方式,監視著他完成我的人生。

我下意識的刪減掉記憶中那些悲傷的片段,被父母拋棄、路高遠的死亡、還有一切瘋狂的念頭……

新的“沈亦”是一個純粹、樂觀、沒有任何汙點的人。

而我將自己的一半意識寄存在他的腦裏,看著他做出和我完全不同的選擇。

他以樂觀快樂的新面貌去見了小姨,一家人一起度過了一個其樂融融的生日聚會。

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最欣慰的當然是小姨:“小亦,看來你在學校過的很快樂,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個與我截然不同的沈亦讓所有人都很開心,但我卻在經歷被割裂的矛盾。

我一方面想看他幸福,一方面卻嫉妒他。

我那殘破的身體仍然由另一半意識掌控著,於是我做了一個最痛快、最不顧結果的決定。

我要報復這個世界,報復那些明明可以讓我像那個沈亦一樣簡單幸福,卻又讓我經歷無盡痛苦和黑暗的人。

我甚至為這場報復冠上了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他們都是不尊重知識和文化的人。

我選了九個人:

開發《魔神部落》的遊戲開發商,是他的遊戲間接造成了路高遠的死亡;

號召減負的社會學女博士,她曾在路高遠死後毫不留情地把這場悲劇當做社會學案例宣揚;

娛樂至死的經紀公司老板,在我父母的學生時代就是他曾出演的偶像劇勾起了他們早戀的苗子;

改革學生成績績點,建議添加素質項目成績的大學校長,二十年前身為我父母高中班主任的他並未對兩人的早戀予以正確的疏導;

只圖暢銷的出版社老板,他正是路高遠那個不論是非黑白的父親;

救人不救書的消防員,那座被損毀的圖書館正是我和小姨第一次相遇的地方;

創建select社交平台的蘇承望,正是在這個社交軟件上,已經逝去的路高遠成為了人人口中的談資。

最後還有兩個人。

一個是三十多歲離異從事保潔工作的女人,一個是在建築工地工作的男人,這兩個人……正是我那不負責任的父母啊。

以我羸弱的身體沒辦法親自對他們進行報復,於是我借助克隆手段,創造出另外八個我,賦予他們特殊的記憶和指令,由他們替我完成任務。

這九個人中,看中金錢的我就讓克隆體毀掉他的財路,看中仕途的我就破壞他的聲譽,重感情的我就讓克隆體騙了感情再自毀……

至於我那對可悲的父母,他們無知、低俗、我甚至懶得用手段去報復他們,直接創造了兩起意外讓他們結束毫無希望的一生。

只剩最後一個人。

江衍。

他實在是一個沒什麽弱點的人。

智慧、強大、理性,我想如果不是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認識他,或許我可以和他成為朋友。

我的計劃只剩最後一環,只需要將他和“沈亦”一起套進去,就能給我的人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了。

我將站在神的視角懲罰這些無知人類,我要讓那些本就擁有健康身體卻不喜歡學習的人體會到死亡的可怕。

從此我不再是沈亦,我是沈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