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2頁)

高考一戰定生死。

她能不能完成最終目標回星際,眼下就要取決於於至關重要的高考了。

……

自打村支書傳來高考恢復的消息,所有知青都進入了瘋狂復習階段。這其中就以聶雪為最。

人家知青開啟高效收割模式打算空下來復習,聶雪就一邊割水稻一邊背古文,手下的動作居然比男知青們全力勞作還要快。

知青們懸梁刺股逼著自己復習,聶雪像個永動機般根本沒有困倦厭煩的時刻。

女知青們熬夜看書她最後一個睡,女知青們早起她早就一邊煮早飯一邊在背書。

“聶雪同志,你都不用睡覺的嗎?”

半個月過去覺得自己被書本榨幹的王淑惠見到聶雪同志每天都那麽精神奕奕嘖嘖稱奇。

“我每晚12點睡覺,6點醒,就沒見到你上床睡覺!”

聶雪聞言卻坦誠回答:

“我兩點睡,五點醒,中午和傍晚都有小睡半小時。”

這是聶雪探索出的可以保持自己精神最佳的睡眠方案,當然她屬於沾枕頭就陷入深睡眠的那類,這樣的模式不一定適用於他人。

畢竟田恬恬同志按她的模式實行了兩天發現自己中午睡了還想睡,傍晚睡了半夜失眠,還不如不睡。

“早就聽說我國總理每天只睡4小時,看來你也是天生可以少睡的人,羨慕不來嗚……”

王淑慧每天睡6小時都感覺自己要崩潰,實在學不來聶雪的4小時奮戰,於是只能拿“羨慕崇拜”的眼神望了眼聶雪,然後狠狠掐了把自己的大腿逼著自己清醒的時候至少多學點。

復習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高考前一天。

十一月的天氣氣溫驟降,但學子們的心卻一個個都熱血沸騰,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看過考場之後,知青們回到海家屯做最後的沖刺。

有人激動地整夜都睡不著覺幹脆決戰到天明,也有人為了第二天有精神特意提早休息。

聶雪保持著規律的休息時間,打算不浪費最後一分鐘。

高考那天,村支書特意為大家安排了拉車送所有知青去考場,村民們也集體早起站在村口為所有人打氣。

當然主要是為他們的寶貝疙瘩聶雪助威:

“聶雪同志,這是我早上煮的雞蛋,你拿著路上吃,免得餓了沒精神。”

“聶雪同志加油,你一定可以考上的!”

“聶雪同志這是我做的圍巾,最近天冷你戴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鄉親父老們跟自家孩子要高考似的一一叮囑,大概想到聶雪考上大學後會離開海家屯,有幾個感性的村民望著她遠去朝眾人揮手的背影,還偷偷擦眼角。

……

沈爍桐是這一屆高考的監考老師之一。

對於第一屆恢復高考的考場監督任務,她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一刻沒有坐下,兩天四場考試她全程都走在考場過道上,火眼金睛盯著考生以防止有人作弊。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高考,考場上的考生年齡大小不一。

有應屆畢業才十七八的少男少女,也有進過工廠,下過鄉甚至結婚生子的大齡青年。

他們有的見到試卷眼神出現迷茫,似乎過於久遠的知識在手下陌生到難以下筆,也有目光堅定做不出也要填滿所有空格的癡人。

沈爍桐是鎮上高中的化學老師兼語文代課老師,雖然心裏對考場學生的成績有預見性,但見到曾經在她班裏成績還算中上的老學生如今語文試卷大片空白她還是忍不住可惜。

三天不練手生,三五年不看書,再捧起書本一個月,成績可想而知。

沈爍桐老師心裏的氣嘆著嘆著,當她巡視到聶雪的座位前時,那口氣卻卡在心裏迅速轉化成了驚嘆。

這個學生的卷子,前30分的文言文翻譯與現代文閱讀答案居然接近全對!而她已經二選一開始寫的作文“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內容充實,美感十足,文脈流暢,凝練大氣。

有抒情、發真論,思想覺悟高遠,見解獨到有深度。

沈爍桐認為,就算是她親自上場考,也不一定能寫出一篇更好的作文來。

這是個人才!

沈爍桐覺得自己宛若伯樂發現了千裏馬,心裏忍不住一陣激動:就算只是偏科語文好,那也很了不得啊!

因為惜才,沈爍桐老師在接下來幾門考試的時候就特別關注這位語文好的學生,然而叫她震驚的事實是:

這位同學的的確確偏科語文,但根本就是語文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