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赤子之心(40)

《太極琴俠》是二胡曲,以道家陰陽、太極和江湖遊俠為主題,樂曲的感情體驗,基本上就是在悲情-壯烈-悲情-壯烈中伴隨著快慢板來回轉換。

關於這曲子,自然有許多音樂賞析的專家和愛好者去研究,但在亞冬會的賽場上,這樣單一民樂樂器演奏的配樂還是極少見的。

也是極有可能直接把那批在官網流言的噴子氣吐血的。

寧馥身著水墨風格考斯騰,在冰上擺出起始姿勢。

音樂聲起。

二胡那種特有的悲聲,驟然將場館內所有的雜音熄滅。

節目的前半段只安排了勾手三周和後內點冰三周接後外點冰三周兩個跳躍,更多的,是舞步和旋轉,覆蓋冰面的滑行,張弛有度的肢體。

寧馥的舞蹈功底,讓她在此刻,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訴說者。

旋律如水銀瀉地般自由地流淌而出,前半段的音樂,正意在展現“太極、陰陽、天地”的概念,而冰上寧馥的動作,也正如這自然宇宙中的山風,秋月,清泉,竹石,正合一句“動靜想看兩不厭”。

動即為靜。

圓形接續步開闊度極高,滑行速度均衡,水墨暈染的裙擺隨著她的動作被空氣掠向身後,每一次滑行都與音樂絲絲入扣,讓人從這動作中感覺到一種心曠神怡的靜謐。

靜即為動。

一個美輪美奐的仰燕式躬身組合旋轉,旋轉減緩,肢體舒張,卻在漸趨沉靜的動作中,讓人讀出鳥振翅而欲飛的姿態。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二胡聲陡然一變!

慷慨悲歌,正繪出風卷雲湧的江湖。俠客行於其中,刀光劍影,鐵骨柔腸。

樂聲到最激昂處,寧馥右腳尖點冰起跳,後內點冰三周接後外點冰三周!

高度和遠度均無可挑剔,落冰完美!

墨色的裙擺在半空中蕩出如雲般自然的弧線。

浮腿滑出,手臂舒展,動作清爽而幹脆。

她的手中似乎正執著無形之劍,行俠仗義,浪跡江湖,剛柔並濟,自在如風。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接下來的動作風格隨之一變,隨著節奏,方才屬於天地宇宙與自然的沖淡平和,突增一抹濃墨重彩!

俠客遵從本心,不懼前路,正要以身為劍,劈開這滾滾紅塵中的汙濁不平,將山風秋月、清泉竹石,重新帶入人間!

琴聲愈急,寧馥的身形在冰上便越快。

她的動作是有條不紊的,卻讓人不禁下意識地屏住呼吸,提起心弦。仿佛突然親臨戰場,正望著那英雄人物在箭雨槍林中,浴血而舞!

後內結環三周接後外點冰三周和阿克塞爾兩周。

阿克塞爾兩周接後外點冰兩周再接後外點冰兩周。

她的每一次落冰都利落幹脆,冰屑四濺中滑出動作優雅而自然,自有一種氣場隨之散發出來。

聞著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她的動作定格在劍招收束時的站立姿勢,手中掐劍訣。

脊背峻拔,姿態清逸。

正是高山流水,劍膽琴心。

***

“哇——”

直播間裏,解說停了好一會,等音樂聲完全停止、寧馥結束所有的動作,繞場向所有的冰迷致意的時候,才仿佛長出一口氣般地驚嘆了一聲。

他停頓了一下,才道:“我簡直……詞窮了!”

這四分鐘的節目過程中,解說幾乎是不自覺地壓著嗓子點出每個動作,沒有一句多余的描述,沒有半分提高的音量,仿佛連他自己的潛意識也覺得只要大聲一點,就打擾了這樣完美的表演。

“……什麽叫‘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啊!”解說搜腸刮肚,終於找出了對自己心情最合適的形容。

解說平復了一下心情,轉頭問嶽九池,“嶽指導,現在我想您的心情是驕傲與激動並存吧?”

嶽九池終於露出一個難得的笑容來,“或者說,是松了口氣。”

兩個人一起看向直播屏幕。

寧馥正滑向下場的擋板處,冰上卻已經下過了一陣雨。

一陣毛絨玩偶的雨。

而此刻的寧馥,已然不再是自由滑節目中那個衣袂飄飛,劍意淩然的太極琴俠,她一笑,臉頰上就露出一個淺淺的酒窩來,剛好被攝像機捕捉到。

反差太大,有點讓人不可思議。

就好像剛剛還是颯颯風流的英雄人物呢,一轉過頭來,突然變成了三寸大小,讓人恨不能揣進懷裏狠狠揉揉毛的小動物。

氣場從高潔俠士到元氣少女,無縫切換。

她還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從冰迷們投向冰面的毛絨玩偶中挑選了一個帶走。

解說笑起來:“看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反差萌了。”

他沒等到嶽九池搭腔,發覺對方正在在線直播的時候走神,於是趕緊清了清嗓子,問道:“嶽指導,能不能向觀眾朋友們也透露一下,就在剛剛這一瞬間,您的腦海裏在想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