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我愛平底鍋(第2/3頁)

邵清與此人目光相觸,終於醒悟過來:“你是那,鐘家幫水匪的三當家?”

男子羞慚地躬身作揖,又看看楊姑娘,方向邵清與姚歡道:“小的,叫吳翰,爺娘取這個名字,原指望我能讀書科考,有一日得入翰林院。奈何青苗法實施後,農人愈發失了活路。爺娘積勞成疾,前些年過世,小的科舉亦未中,只得往筠州去尋有婚約的楊家,半路一時激憤難抑,投了鐘家幫。原想著,做幾年水匪,攢些快財,速去筠州,不想幫中幾個當家的,行事越來越不堪,棄了只劫財、不劫人的規矩,譬如遇到你們的那一回……”

段正嚴截住他的話,點頭道:“嗯,那回,我與邵兄均看出來,你與匪幫那二當家,不是一類人。”

段正嚴遂長話短說,告訴邵、姚二人,自己依著大宋律法,替楊紅玉父女以黃銅贖罪後,紅玉提出為小王爺做其遊歷中原時的仆婦,且言明自己有婚約在身,絕無他想。段正嚴覺得宋人這不願白欠人情的作派,倒也彰顯禮儀之邦風範,遂欣然應允,帶著她一路北上,孰料在江州船碼頭,竟遇到了脫離匪幫、正在拉纖謀生的吳翰。

“君子成人之美,我見他二人好容易重逢,豈可又拆散鴛鴦,幹脆一同帶來京城。吳翰在長江之上,都能將船撐得穩如平地,開封城這段汴河於他來講,還不是小菜一碟?我便好人做到底,出錢替他賃了一只小遊船,讓他平日裏招攬客官,掙些船資。”

聽段正嚴道盡原委,姚歡不免感慨,大理小王子真可算是達則兼濟天下的富二代典範了。

段正嚴,卻並無幾分得瑟自己是救世主的作派,此事翻篇便好。

他今日的興趣,更在於簡王庭院中,架起的大灶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平底鍋。

趙似身披禦寒裘氅,也來到庭中,與段正嚴說笑道:“前幾回帶你去金明池狩獵,打了野味便直接架在樹枝上烤來吃,未免粗陋了些。今日仍是不拘於室內開席,但烹煮的菜式,可講究得多。”

段正嚴看到姚歡已指揮簡王府的廚娘生火捧菜,於灶邊忙碌開來。他自己是個饕餮行家,也在筠州嘗過姚歡手藝,此刻見到新穎的炊具,越發期待。

畢竟冬寒漸濃,趙似又尚在養傷之中,體弱、陽氣不足。

故而,露天開宴,姚歡借鑒了後世鐵板燒的思路,多用平底鍋現煎肉食與蔬菜,趁熱佐酒而食,再以熱騰騰的參雞湯相伴,令食者的胃中始終溫暖,身體才舒服。

適合平底鍋的菜式有不少。

一是鮮蝦筍丁煎釀茄盒。蝦仁與焯過水的冬筍丁一同剁細,調上開封特有的西瓜豆醬拌勻。茄瓜切成薄薄的圓片,兩片茄瓜夾一層蝦仁筍丁,掛上雞蛋面糊。平底鍋中油熱,茄盒碼放整齊,兩面煎熟即可。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一道肉糜煎釀豆腐。此世的豆腐質地緊實、不易碎散,因而能在切塊後挖成盒子狀,往裏頭填塞肉糜,與茄盒一樣煎制。

再有一道更像後世鐵板燒的菜式,乃是兔裏脊肉絲炒綠豆芽。兔肉纖維細嫩,上鍋烹熟的時間,與綠豆芽差不多,適合一同在鐵板上翻炒。

因知段正嚴要來,姚歡還特意準備了一筐蘑菇。按照小王子當初在船上交流美食經時所言,姚歡將蘑菇柄摘了、另行煮湯,菇帽倒過來碼放,不用油,只將蘑菇柄煮出的鮮湯後淋一些在鍋中,防止蘑菇焦糊。如此煎煮少頃,蘑菇帽子裏果然積聚了滿滿一汪菌汁。

將這樣一大盤蘑菇上桌,食客趁熱吸吮了保留著本始鮮潔之味的菌汁後,再將菌帽往那調上清醬汁的蓼茸碟子裏蘸一蘸,吃在嘴中,姚歡先頭試過,頗有後世松茸刺身蘸取芥末的口感。

段正嚴性子天真爽朗、不拘虛禮,見了這盤煎蘑菇,已欣悅不已,嘗了幾個後,更是大剌剌地與趙似道:“簡王,這道菜,是我教姚娘子的,我這學生悟性甚高!”

因又轉向邵清,舉起酒杯,露出“便宜你了”的表情,開心地一飲而盡。

至於今日的點心,除了生煎包子外,姚歡還復刻了“煎餅果子”和西式早餐“Olet”的結合版本。

面粉、綠豆粉與雞蛋液調成糊,在平底鍋中攤開,先撒一層芝麻,再撒入蒸熟切碎的婺州火腿丁、汆熟的水芹末、胡蔥碎粒,最後鋪上掰碎了的開封城特色薄脆饊子,揮動鏟子翻裹成卷,再用長刀切斷上桌,保證食客夾取方便,保持食用的儀態。

段正嚴吃得心滿意足後,自是對那些平底鍋越發生出了探究的興致。

趙似道:“若不是姚娘子要做生煎包子這樣點心,我也未想到,鐵匠鋪能打制出這般炊具。”

姚歡請王府廚娘去洗凈一個小平底鍋,拿來給段正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