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探虛實

驍騎軍總指揮郗道徽,最近身體越發差了。

北方清河郡地界,清河郡主慕容殊據說叛了紫薇大帝,已經出逃自立了。

孟章神君本人並不嗜殺,往常也大多約束部眾,因此和驍騎軍倒是保持長期和平。如今孟章神君突然失蹤,便有部分妖魔開始試圖南下流竄,加重了驍騎軍的邊境壓力。

當然,如今壓力即便驟增,驍騎軍倒也能擔得住。反而是後方越發緊張的帝國局勢,讓郗道徽簡直傷透了腦筋。

陶士行近日去世之後,朝廷便任庾元規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兼領江、荊、豫三州刺史,進號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假節。

至此,整個長江中上遊地區,都落入庾氏集團的手裏。

庾太後這般任人唯親,擺明了是對五姓家為首的士族集團充滿了不信任。

王茂弘目前還能憑借自身威望,彈壓住士族整體的反對聲浪。但長此以往下去,皇族和士族的赫然對立,必然將好不容易才彌合起來的帝國重新撕裂。

更詭異的是,雖然五姓家已經決定息事寧人,默許了皇帝給庾元規洗白。但庾元規大概是擔憂過度,又或者是擔心會被秋後算賬,居然生出了反制五姓家的心思。

他打算起兵廢掉王茂弘的首輔之位,還寫信到驍騎軍這邊,說“王與馬共天下,何其僭越”,“王公用人,只看忠誠,不論才能”,“陶公昔日便有勸誡之意”……

看得郗道徽勃然色變,持龍驤、飛熊兩軍,威逼朝廷罷免首輔,庾元規這是打算效仿王處仲,蘇子高掀起叛亂嗎?

而且,即便庾元規一意孤行,卻也沒有成功的可能。

王處仲叛亂過後,帝國上下士族平民便達成了一致:北方妖魔威脅在即,誰敢以任何名號擅起釁端威脅中樞,天下共擊之。

所以之後蘇子高叛亂,借著妖魔援助從歷陽打到建康,所經之處全是敵對勢力,便是建康以北大大小小的流民帥,也沒有多少放棄朝廷投奔歷陽的。

庾元規只要起兵,信不信所有人都會把他與王處仲、蘇子高相類比?

馬上安排進入《逆臣傳》!

花了半天時間,努力平復心中又可笑、又可氣的強烈情緒,郗道徽才開始寫回信。

信中措辭極其嚴厲,告誡庾元規北方壓力與日俱增。妖魔大敵當前,人類絕不可擅自分裂。

以野心害社稷者,人人得以誅之!

寫完信件,蓋上私章,交給信使,郗道徽才長長嘆了口氣。

之所以采用信件這種古典方式,應當是因為庾元規還沒有完全下決心,為了防備電子攔截竊聽才做出的隱秘手段。

否則,若是已經開始準備起兵,大規模的物資調動和人員征召掩藏不住,那也就沒必要秘密走紙質信件了。

總之,希望庾元規能聽勸吧。

正這樣想著,郗道徽便看見次子郗重熙大步踏入指揮室,怒氣洶洶地道:

“父親,京口鎮那邊還是不肯答應我們的派駐請求。”

“人家白手打拼的家業,你做出要過去奪了的架勢,人家怎麽可能答應?”郗道徽淡淡地道。

“這是程氏自己打拼的麽?”郗重熙怒極反笑,“長江以北多少流民聚居地?大大小小幾百個,怎麽就京口鎮發展起來了?還不是靠著朝廷大義給他背書!”

所謂的朝廷大義,是指程晉陽當初得以在京口鎮募兵,朝廷給他的編制是“驍騎軍別部司馬”。

北方流民走徐州路線南下,一路上靠的都是驍騎軍的保護,聽的也是驍騎軍的大名。

到了京口鎮安居下來,自然會將程晉陽這個驍騎軍別部司馬當成“官軍”,積極配合管理甚至是踴躍投軍了。

在驍騎軍這邊看來,便是你占了我的編制名額,用了我的威名來征兵,結果居然不歸我管?簡直豈有此理!

北中郎將郗重熙的意思是,幹脆直接帶上部隊將士去京口鎮,問問你們這究竟是王土,還是程晉陽的私人封國?北府軍究竟是驍騎軍編制下的正規軍,還是神都程氏的私軍?

郗道徽否定了他的提議,因為政治這玩意並不是純看大義,也要考慮雙方的實力對比。

京口鎮在政壇裏的位置非常詭異,明明已有威脅到建康城的足夠實力,庾元規卻偏偏對其存在默許,五姓家也對它“關愛有加”,甚至不斷往京口輸送各種各樣的物資和人才。

簡直像是將其當成了“陪都”似的。

郗氏和五姓家也算關系和睦,卻仍然無從得知京口鎮能得到這般厚愛的原因,因此郗道徽便決定前往京口視察訪問,順帶打探一下虛實情況。

結果京口鎮仍然拒絕,聲稱節帥程晉陽“不在京口”,“北上中原打聽虛實”去了,聽得郗道徽很是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