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4頁)

之前他做的只能算是糖水紅豆,裏面能感覺到紅豆的皮子,細細吃還能吃到一點豆腥味。而這個碗裏的豆沙就沒有這個問題。

這些豆沙做工復雜:要先將豆子煮熟,然後在細竹篾編制成的濾網上一點點的壓碎豆子用清水將豆沙洗出來。洗完了之後還要用紗布過濾,過濾完了還要用油和冰糖炒它……

總之得來很不容易!也正是因為如此,去年沒用完,他也沒舍得喂雞。

此時正好可以派上用場,葉緩歸將碗裏的豆沙團成了一口大的小球,碗中不多不少正好團了十二只小球。

他取了一團劑子出來,只見他右手大拇指往劑子中間一摁,劑子上就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凹坑。他左手托著劑子,右手拇指和食指捏著劑子慢慢轉動著,沒一會兒米粉團就變成了一個中間有凹坑的米粉碗。

他取了一粒豆沙塞到了米粉中間,同時虎口擠壓著邊緣的米粉向上。沒一會兒米粉上大大的收口就變小了,很快葉緩歸手心中就出現了一只圓溜溜的團子。

糯米團子蒸熟了之後會很黏,如果用普通的蒸布,團子們會和蒸布黏黏糊糊,到時候取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破相。為了不讓這種情況發生,他早就想好了對策。

水池中浸泡著幾張寬而長的暗綠色的葉片,這是蘆葦的葉片,葉緩歸常用它來包粽子。蘆葦葉片經過水一煮有一股清香,堅韌又不易破損。葉緩歸將它們剪成了兩尺長的段兒,兩張葉片一交疊,墊在青團底部,青團怎麽都沒辦法越過它們粘著蒸布了。

沒一會兒蒸籠中就放了十二只大小均勻圓溜溜的青團了。

葉緩歸這時候才發現,他忘記做鹹餡兒了。不過做鹹餡兒很快,材料都是現成的。

只見他取出一把焯過水的竹筍切成了丁,隨後將一塊肉剁成了肉沫,裏面加了切成丁的香菇丁。再加入蔥姜料酒去腥,糖鹽醬油之類提味,經過攪打上勁兒,沒一會兒他面前就出現了小半盆鹹餡兒了。

做東西對於葉緩歸而言真的很解壓,全身心的投入到美食的制作中什麽煩心事都不用擔心,等美味做成了之後心情好了,還有好東西吃!

就像現在,葉緩歸開開心心的包著青團,沒一會兒他面前的案板上就放滿了墊著蘆葦葉的青團子。正當他準備將案板上的團子放到蒸籠中去時,他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所有的團子都長得一樣,到時候怎麽區分甜的還是鹹的呢?

不慌,他有辦法。只見他去了一趟儲物間,回來的時候手裏就多了一把棗子。他將棗子洗幹凈,用剪刀剪成了長條,然後將棗條放在了甜青團的頂上,

這樣蒸出來之後,鹹甜青團一目了然!

小葉子美滋滋的給自己點了個贊:“我可真是太聰明了!”

等他將剩下的青團都包好之後,餡料還有剩余的。不過沒事,他答應了福伯晚上做雞毛菜丸子湯,這些餡料可以留著做成小丸子放在湯裏!

三十九個青團,一籠子放不下,葉緩歸將它們分成了兩籠。

剩下的時間就是等待了,青團很容易熟,只要水開之後蒸上兩炷香的功夫就可以了。蒸籠放到灶台上之後,葉緩歸就一邊收拾著他的鍋碗瓢盆一邊等待。

艾草青團的味道清香,做的時候就滿屋的香味,蒸的時候,艾草的香味被糯米的芳香中和了一些。第一籠中甜青團多,暖暖的甜香慢慢的從蒸籠中溢出,溫溫柔柔的侵蝕著葉緩歸的嗅覺。

怕自己蒸過頭或者蒸的時間不足,葉緩歸特意買了幾個沙漏來及時。剛剛他將蒸籠放上去的同時也放上了沙漏,等沙漏中的沙流光時,也就代表青團蒸好了!

葉緩歸心滿意足的揭開了蒸籠蓋子:“哇~~”

蒸籠中的水汽蒸騰而起,二十個圓鼓鼓胖墩墩的青團子俏生生的坐在了蘆葦葉上。經過蒸制,它們的顏色已經發生了變化。沒蒸之前,它們一個個顏色嫩綠清新,蒸熟了之後,它們變成了墨綠色。

這顏色就像是上等的墨玉,看著真讓人舒服!

葉緩歸眼疾手快的將蒸籠轉移到餐桌上,他將餐桌上的另一口蒸籠端到了灶台上。蓋好蓋子之後,他沒忘記將沙漏掉個個兒。

等他一回頭,他發現進寶已經跳上了桌子蹲在了蒸籠旁。葉緩歸眉頭一挑:“進寶,你要幹什麽?”

進寶和招財同時看向葉緩歸,眼中流露出的意思不能再明顯了——它們要吃青團!

70.青團(下)

面對招財進寶的眼神,葉緩歸只能可恥的妥協了,他拿著青團嚴肅的警告小兩只:“不能多吃哦……”

話音沒落,這兩叼著青團就跑出門去了,也不嫌燙嘴!

葉緩歸哭笑不得,他只能和鴨鴨大眼瞪小眼。鴨鴨不愛吃葉緩歸做的這些東西,它對著葉緩歸揚起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