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明證(全書完)(第5/7頁)

“只說河西到手後,便可以經營西域,也可以將碎成瓷片的青塘給漸漸潤養起來,那地方太窮,地理也過分,卻可以當屏障,也可以做外線,扶持一二後,若能將手延伸到大小金川,西南大理那裏,說不得就有了真正能作為的機會……

“東南方向的越南要看海貿發展,海軍強盛才可以,而且真沒必要想著吞並啊、流官啊,依著朕看,越南最重要的是尺布鬥米這個生意,甭管是維持現狀還是武力吞並,首先要保證越南的大米能順著海貿運到東南……

“所以,還是那句話,機會總有,但所有的這一切,都要講步驟、講地理、講收益,講量力而行……能不動大刀兵,就不動。

“唯獨有一處地方,朕是下定了決心的,是不惜大動幹戈的,卻不在外,而在內……南方,必須要抑制兼並!必須要向河北、中原看齊,朕不敢說王朝興衰皆決於此,但最起碼算是靖康之難的一個重要教訓吧?方臘、鐘相才去了幾日?所以,誰敢兼並,誰敢做田畝十萬的美夢,朕就要像對付女真完顏氏那般,將他‘殄滅’!

“總之,對內,要遷都裁軍,要休養生息,要抑制兼並,要鼓勵商貿,尤其是海貿,同時盡力修河,推行原學;對外,適當強化對北疆控制,對西大舉和平擴張,盡量不動大刀兵……這就是咱們往後二十年,乃至於三十年……反正是朕死之前的國家大略,也不知道能做多少,又有多少能成……諸位,舊宋恩怨已了,新宋征程在即,可有誰還有什麽疑慮?”

“臣雖老邁,願隨官家再盡征程。”

群臣初時其實反應不一。但很快,在反應過來的呂好問的帶領下,趙鼎、張浚,韓世忠、李彥仙以下,左右文武片刻不敢耽擱,紛紛起身,就在這玄元殿前的祭台之下,先等呂好問出言,然後紛紛山呼而拜。

口稱,願隨官家再盡征程。

實在是無一人敢有遲疑之態。

而到此為止,眾人便都知曉,這才是此番明道宮參祭真正的戲肉。

“都起來吧!”

趙玖當場失笑,待眾人坐回,復又感慨。“你們中是不是還有人以為朕要從此懶政?是不是也有人覺得朕有些多事呢?還有沒有人會覺得朕想做的事情太多,將來跟著朕會過於辛苦,以至於一時生怯?”

“好讓官家知道,臣剛剛的確一度生怯。”

眼見著氣氛徹底安泰下來,坐在最下方的京東西路經略使萬俟卨不失時機的開口打趣。“但一想到連之前十年那般嚴峻、那般辛苦,官家都能帶著我們走出來……將來的路便是再辛苦,又有何懼呢?”

趙玖再度大笑。

笑完之後,這位官家回過頭來,看了看身後的玄元殿,卻又若有所思:“說起來,朕喝多了酒,嘴碎了些,只顧著說,卻差點忘記一件事情,幸虧萬俟經略提醒……”

眾人趕緊擺出一副嚴肅姿態,但經歷過之前那番二十年小目標啥的,此番嚴肅,倒有幾分做樣子的意思。

“其實,朕之前也一度生怯。”趙玖認真以對。“但是沒辦法,既身居此位,便該曉得,路就在前面,不走是不行的……不走就是辜負了天下人……你們也是如此,莫要以為十年功勛在身,便可肆意享受,乃至於逆行大勢……咱們經歷了這麽多,難道還不懂嗎?所謂時之英雄,也不過是凡人,凡人咬住牙關,進一步便是一時之英雄豪傑了,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成就而自以為是。”

“總有官家在前的。”

韓世忠心中警醒,即刻表態。“臣等斷不會負了官家。”

“不是負了朕,而且官家是官家,趙玖是趙玖,前者是位,後者是人,偏偏位又要人來居。”趙玖看著自己最信重的武臣,一時搖頭。“朕說還有一件事,真不是說要敲打你們,甚至不是在自勉,只不過是有一個道理,一個心事,如鯁在喉,今日不說出來,不讓你們明白,不自己表個態,總覺得難受,可若是直接說出來,怕是沒幾個人能牢記在心的,朕自己也會有些麻痹……”

“官家直言便可,臣等莫不謹記。”李彥仙也隨即起身拱手。

“還是先不要直言,朕先問個問題……”趙玖再笑,卻又再度給自己斟了一杯酒。“剛剛咱們才定下了建炎十年之功的十八定策文勛,而且還排了序……那敢問諸位功臣,建炎決勝,是你們三十六文武加一起的功勛大呢,還是朕的功勛大呢?”

李彥仙和韓世忠都不好說話了,本能便看向幾位相公,而略顯沉寂的玄元殿前院中,呂好問猶豫了一下,到底是站了出來。

“臣冒昧,自古有言,恩出於上,臣以為,功也當出於上……”呂好問言辭略顯小心。“功臣們功勞當然極大,但官家是天子,受命於天,建炎十年風華,若非官家當其位,定其策,並引而導之,使天下抗金,同時任用臣等,又哪裏有臣等的功勛呢?臣等功勛本有多半要算在官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