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3頁)

因為除了《哈利波特》之外,這家制片公司還從米拉麥克斯公司手裏咬下了《指環王》。”

報道讀到這一段,已經讓人感覺到心頭一緊。

但是遠遠沒有結束。

亞倫繼續寫道:

“米拉麥克斯的老板,就是今年奧斯卡公關黑幕醜聞的主角——韋恩斯坦兄弟。

而《指環王》並不是瑞亞和他們的第一次交集。

瑞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由米拉麥克斯公司擔任宣發。

雖然真我制片公司正在和米拉麥克斯公司聯合制作《指環王》,但是劇組的人一致認為,瑞亞在拍攝過程中更有話語權,事實上,她也親自飾演了一個角色——

一位來自精靈國度的公主。

希望這部電影不會受到槍擊案的影響,能夠如期完成制作並上映。

而這家‘真我制片公司’甚至不是瑞亞·諾倫唯一一個投資事業。除了長期合作的經紀人馬洛伊之外,她與自己的經理人聯合創辦了另外一家制片公司——‘泰姆·菲特制片公司’。

一開始,我還不解其意,拆分後才發現名字的意思,便是時間與命運。這也是瑞亞·諾倫名字的含義,取自古希臘的時間女神和北歐神話中的命運女神……

目前泰姆·菲特制片公司並沒有什麽重大項目,也並不受人重視。扒開合夥人安德裏·維特的身份,卻不一般。

最開始,他其實是《洛麗塔》的制作人;然後他簽約成為瑞亞的經理人;然後他才和瑞亞聯合建立了‘泰姆·菲特制片公司’。

好萊塢的人也許對他並不熟悉,比起常年活躍的經紀人馬洛伊,擔任經理人的安德裏很容易被忽略。

不過,他在另一個行業領域裏更加名聲顯赫。

實際上,安德裏·維特就是制霸美國生物工業的維特公司CEO之子——他的父親是冷戰中赫赫有名的阿德裏安·維特。

很難相信,這樣一個名人後代會

扔下市值百億的產業,跑到好萊塢玩投資。

雖然安德裏成功了,但和他身後的背景相比較,一切都顯得輕微……

而前兩年老維特告病退居幕後,來自英國的埃塞克斯公司崛起,深入北美瓜分生物制藥、基因技術市場。

這似乎對安德裏·維特造成了壓力,他開始放下好萊塢的事業回歸到了維特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瑞亞沒有和他解約經理人的身份。”

當人們讀到這裏,會開始感到頭皮發麻,敏..感一些的讀者也許會冒出一片片的雞皮疙瘩。

亞倫的筆觸並不犀利,但他平鋪直敘的文字卻更加讓人感到發冷。

“之前好萊塢的八卦小報宣稱‘瑞亞和埃塞克斯的CEO做過親緣鑒定’,在當事人沒有回應之前,沒有人知道事實如何。

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

無論瑞亞在埃塞克斯公司這件事中扮演什麽身份,請記住:

埃塞克斯公司發出過警告,然而倒下的不是親愛的、漂亮的瑞亞·諾倫小姐——而是埃塞克斯公司自己。”

只要通篇讀下來,沒有人能再輕視瑞亞。

看過《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其他記者再提筆描寫瑞亞,都無法聯想到她那些紛爭不休的曖.昧八卦——膚淺的緋聞好像都蘊含了深一層的關系。

他們更沒辦法再拿她和那些其他同齡的、有競爭關系的女演員們比較——這好像都不是同一個階層的對象了。

她完全不再是一個年輕、成功的女明星符號了。

這還是那個迷人可憐的,金發藍眼的瑞亞·諾倫嗎?她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就算是好萊塢的人看了《華爾街日報》的新聞,也會覺得自己完全不認識那個女明星。要知道,瑞亞是從小就沐浴在鏡頭下長大的知名童星!

她在好萊塢的時間,比在家裏都多!

他們怎麽會對瑞亞的另一面如此陌生?

而金融界的人更是驚訝。

如果好萊塢的人還算熟悉瑞亞,那麽好萊塢之外的人對瑞亞的印象,就真的只是一個極致的名利場女明星代表。

現在他們反應過來,瑞亞不是一個芭比娃娃。

股市上的數字成千上萬,但巨大的交易量瞞不過有心人。

很多人在研究:

“是創立了ICM經紀公司的約瑟夫森家族在做推手。但為什麽偏偏是瑞亞簽約的ICM?”

“瑞亞自己呢,她賣出了多少?”

“不,這不可能是因為這麽一個好萊塢女明星!還不如說這是維特公司提前布置好的陰謀,他們想把埃塞克斯公司趕出美國市場!那我更願意買賬。”

“她和維特都有關系,這一切的交集點、一切的核心都是瑞亞·諾倫!”

再傲慢再不屑的人們也開始明白一個事實。

瑞亞確實是女明星,但她不是那種會在光影中迷失自我,在媒體過度消費中逐漸灰暗的女人,恰恰相反,好萊塢都填不滿她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