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5/6頁)

有前進大隊和勝利大隊一送紅薯,這不馬上有好幾個聽到風聲的大隊,也來平安莊打聽消息,並表示也想把紅薯送過來了?

李長順看得膽戰心驚:“你還真想把他們紅薯都收了?”

夏菊花多心安理得呀,她笑著說:“都收了前進和勝利大隊的了,都是一個公社的,不收他們的不好。”

“可是咱們這些紅薯漏著都費勁,我聽說給各糧站的粉條還差著一大截呢。”一心為公的李長順覺得,啥也沒有先完成糧站的任務重要。

人家也不是白讓他們幹活,一斤粉條給二斤紅薯的工錢呢。

夏菊花心裏想,糧站的粉條當然要差一大截,現在各生產隊漏的粉都快被齊衛東拉走三分之一了。不過這話可不敢當著李長順講,只能敷衍的說:“也快了,再說糧站不是說了,不超過二月底交粉條就行嘛。”

說話間,李大牛找到大隊部來了,一見李長順和夏菊花都在,可算是找到組織了,嘴一下咧的老大:“大隊長,你們都在呢,我想跟你們商量點事兒。”

見兩人都看自己,李大牛就向他們訴起苦來,總之就是現在他們生產隊社員還是各漏各的粉兒,雖然把規格統一了,可家家戶戶自己的人手就顯得單薄了。他到平安莊看過漏粉房之後,那叫一個心動,就想著也建上一個。

還沒說完,三隊牛隊長也來了,跟李大牛的意思差不多。李長順就看夏菊花,明顯想讓她拿個主意。

夏菊花自然知道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直接說:“既然各生產隊都想建,那不如大隊統一建一個大的漏粉房。統一安排人過來漏粉兒。”

全大隊的人一起漏粉兒,那得建個多大的地方。幾個大老爺們看著夏菊花侃侃而談:“就在大隊部的邊上建吧,正好有地方,離幾個生產隊都不遠。到時候跟農機站多定上幾台絞漿機,再跟平安莊似的來上它幾個大漏勺,多弄上幾間烘幹房……”

“大隊長,我聽你這麽一說,叫漏粉房不合適,應該叫粉條廠!”牛隊長被夏菊花說的兩眼放光,一如既往的緊隨她暢想:“這要是咱們大隊建了粉條廠,社員們天天按時上下班,那可就跟城裏人一樣了。”

李長順和李大牛眼前也是一亮,對呀,夏菊花描述的,分明就是一個粉條廠呀。現在雖然不讓個人投機倒把,可大隊搞集體副業還是允許甚至被提倡的。

那他們平安莊大隊,為啥不能建一個粉條廠。

李長順帶著些意動問:“咱們大隊的地都是水澆地,種紅薯太可惜了。”

對於老一輩人來說,能種小麥的地不會拿來種玉米,能種玉米的也不會種紅薯,總希望土地能產生最大價值。

夏菊花此時不能告訴李長順,以後還會出現專門用來種苗圃的地呢,那樣會把他心疼死,只說:“現在各大隊不是都想跟咱們換紅薯嘛,以後咱們有了粉條廠,就可以直接收他們的紅薯。咱們不種,他們也會送過來的。”

李長順就點點頭不說話了。牛隊長則問:“要是大隊建了粉條廠,各戶自己想漏點粉的話還能漏嗎?”

夏菊花看了一眼李長順,見他沒有回答的意思,自己說:“當然能漏,不過咱們要是建粉條廠的話,需要的絞漿機不少,各生產隊的絞漿機啥的都得統一放到粉條廠來。”

“那平安莊能幹嗎?”李大牛可不覺得,夏菊花會眼看著平安莊生產隊吃虧——平安莊自己就有六台絞漿機,別的生產隊還不到他們的一半呢。

夏菊花笑了:“當然是按各生產隊的投入算股。”

一下子幾個大老爺們都不說話了,誰讓他們都知道,自己生產隊的家底沒有平安莊的厚,將來出的錢也不如平安莊的多呢。

不過這事兒太大,不是他們幾個一商量就行的,還得叫上陳秋生和四隊、五隊的生產隊長,以及劉力群和孫慶林這常會計這些個大隊幹部,一起開會研究了才行。

對於建粉條廠的事兒大家都沒意見,可是對廠子建成之後該由誰管理,一個生產隊出多少個人參與漏粉兒,是該拿工資還是記工分等等,就不是一天能討論完的。

在別人討論的時候,夏菊花給薛技術員去了一封信,除了想問問他關於脫水的技術之外,再就要問問他有沒有啥好辦法,讓粉條成粉別那麽費勁——對薛技術員的本事,夏菊花有莫明的信心,總覺得沒有他解決不了的難題。

當然,夏菊花不是那種光指使人幹活的,隨信還給薛技術員寄去了十包她自己做的簡易版方便酸辣粉兒——人家薛技術員離開平安莊好幾年了,來信就跟她說想吃她做的酸辣粉兒。以前沒想到也就算了,現在有辦法了就讓人嘗嘗。

幾個生產隊長加上大隊幹部吵了幾天,才算是把建粉條廠的事兒給吵出了個大體模樣:平安莊生產隊出一台絞漿機(留下一台給社員自己漏粉兒用)外加五百塊錢,另外四個生產隊各出兩台絞漿機外加二百塊錢,一共是十三台絞漿機一千三百塊錢。大隊用家底再買七台絞漿機另出七百塊錢,合計二十台絞漿機兩千塊錢,辦一個隊辦粉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