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5頁)

比賽場上,男子百米的預賽正在進行中,李海和林旭文也正將話題引到即將登場的李凱頭上。

林旭文笑著道:“現場和直播前的觀眾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這一次我們J市的大獎賽男子百米項目,來了4個年輕的挑戰者,這4位選手是同項目的U18選手,其中年齡最大的李旭今年未滿17歲,年齡最小的蘇謙,今年才15歲年紀。”

“是的。”李海笑著點頭:“幾位小選手的加入,讓本次的比賽多了許多新鮮的看點。這4位選手目前正在參加國家隊少年組的U18精英培訓營,其中李凱的個人PB10秒80,這在少年組選手中已經是非常出色的成績。”

林旭文和李海兩人一搭一档,將蘇謙幾人的情況簡單地介紹了一遍,與此同時,李凱所在的第五組選手已經在賽場上做好了準備,就等發令員的指令,隨時預備開賽了!

當發令員‘各就位’的聲音響起,選手們紛紛從起跑器後繞到前方,各自蹬踩到了自己的起跑器上。

李凱抽選到的賽道是第七道,這個位置不好不壞,這會兒他已經蹲踞到起跑器上,深呼吸之後,盡力放松了自己過於緊繃的身體,安靜地等待著接下來的指令。

很快,發令員的發令聲響起。

“預備。”

“砰!”

清脆響亮的發令槍聲響起,賽道上的8個身影幾乎同時發力,蹬離了各自的起跑器。

或許是因為還是稍顯緊張,李凱的起跑反應略微遲滯了一點,等他察覺到自己起跑反應偏慢時,賽道上他已經略微處於落後的行列。

落後的緊張感和心裏的不甘心讓李凱努力地提高自己的速度,他全力蹬踩著地面,期望用自己的爆發力加快自己的速度,追上前方的其他選手。

但可惜,他在青少年選手之中確實算是優秀,可是在這一組的成年選手之中,他今天的表現只能處在中下遊。

當李凱咬著牙沖過了終點線後,這一場短暫的不過十來秒的比賽,竟然讓他累得有了一種虛脫的感覺——那是精神上的緊張和剛剛在比賽中試圖超越自己原本速度追逐所帶來的疲憊感。

解說席上,李海和林旭文也清楚地看到了李凱的表現。

“這一組的比賽中,李凱這位小選手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了。”李海誇獎道:“雖然在起跑反應上略有瑕疵,但是李凱在比賽之中全力進取,完全不懼於成年選手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

“不錯。”林旭文點頭同意道:“可以看得出,在中段李凱對前方選手的追逐,這種勝負欲與對勝利的追逐,正是一位出色的選手所需要具備的。雖然李凱選手在本場比賽中看起來有些許緊張,但是作為U18選手對成人組的第一次挑戰,這樣的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了。”

這兩人不愧是國內的名嘴,說話間不僅點出了李凱在本場的不足,也誇贊了李凱在本場比賽之中表現出來的優秀特質。

很快,李凱這組的成績也亮了出來,李凱在這一組中雖然沒能拿下前三,但是在最後的階段,他成功反超了第四名的選手,拿下了本組第四——10秒96(風速0.7m/s)的成績在今天這個略顯緊張的狀態下,也已經非常可貴。

在看到自己的成績後,李凱興奮地揮了揮拳頭。

參加成年組的大獎賽,這對他來說實在是一件太過緊張刺激的事情,但所幸,他做到了!

10秒96,這個成績對他來說實在算不上好,但是卻代表著他的一次成功挑戰。

在比賽已經結束的現在,他感受著自己還在砰砰砰劇烈跳動的心跳,忽然覺得,成人組的賽事好像也沒有那麽可怕?

就在剛剛的這一組中,第一名的選手也不過是10秒88的成績——如果他一開始沒有因為過度緊張而使得起跑反應略慢,他或許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想到這裏,李凱有些興奮期待了起來。

或許,下一次他還可以試著報名其它分站賽試試看?

在李凱之後,邵明和許詹俊也陸續登場了,他們三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緊張,並未能發揮出自己平時最好的狀態來。

三人之中,成績最好的是許詹俊——10秒89的成績,位列他所在的第13小組第二位。

只可惜,這一次的比賽並不取各自的分組名次,而是取所有人的成績總體排列。

許詹俊的10秒89,在已經完成比賽的13個分組104名選手之中,暫時位列第17名——已經無緣決賽了。

網絡上,因為蘇謙等人的參賽,關注少年組選手比賽的田徑迷和路人都還不少。

在看到3人的成績排名後,路人們都挺吃驚。

【哇!第17名、27名和33名?不錯啊!這完全處在上遊階段了嘛!】

解說席上,李海和林旭文兩人臉上也都滿是笑容。

李海誇贊道:“許詹俊等這幾位小選手,在今天的比賽之中,雖然因為初次參與成人賽事的緊張等緣故,沒能發揮出他們各自最好的水準,但是有一個數據大家應該知道——每位選手,在比賽之中,成績浮動差值低於0.2秒,都是狀態穩定發揮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