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3頁)

“桂枝她人呢?”跳過了復雜到頭禿的親戚稱呼,陳屠夫決定來點兒簡單明了的,“還有另一個人,就是前些天來投奔她的,自稱她妹妹的人,去哪兒了?”

江奶奶恍然:“桂枝和桂香呢?她倆上學去了。”

陳屠夫:……

咋滴?他妹的大病已經發生了人傳人的現象嗎?

自己跑去上啟蒙班也就算了,還拖著他媽一起去?這什麽毛病?

“她倆都去上學了,咋辦?咱們要追過去嗎?我記得桂枝上的好像是石坪村那個村學。”陳屠夫對於這附近的十裏八鄉肯定更了解一些,想到他家那倒黴催的小老弟也在石坪村,他又添了一句,“二傻子也在那邊。”

小貨郎回給他一個陰惻惻的笑容:“我是來接我媳婦兒的。”

換言之,其他阿貓阿狗跟他有啥關系?最多也就是對大外甥女另眼相看,親弟弟家的小二貨?關他啥事兒。

“行吧,先下來。”

陳屠夫下了驢車,想找地方栓驢子。

原本,江家的院壩會是個很好的選擇,畢竟地方也大,也有栓牲口的木樁。但誰家的院壩會是給足足六輛驢車準備的?他們只能將驢車靠路邊停放著,讓後頭幾輛驢車的車夫幫著穩住。

與此同時,江母也走上前來:“她表舅……不對,我該叫你啥?”

假如能再來一次的話,陳屠夫一定不會多嘴多舌的搞什麽嫁禍事件。但世上沒有後悔藥,他只能繃著臉回答道:“叫我大柱就行了,就是頂梁柱的那個柱。”

江母的臉上露出了微妙的表情,但顯然眼下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她只順勢道:“那大柱啊,你們這是來做什麽?”

“錢大娘啊,我們是來接人,外加給您賠禮道歉來著。”

理由是提前想好的,陳屠夫早就背熟了,這會兒更是半點兒磕絆都不打的說道:“我給您說實話,桂枝她壓根就沒有親妹妹,那個自稱是她妹的人,其實是她幹妹妹。”

“啥?”江母懵了。

“事情是這樣的。”

陳屠夫是特地找了他小叔幫著編了個邏輯通順的故事,周家那邊的事兒都不用編,那就是現成的。需要編圓的是怎麽把周大姑娘跟趙桂枝掐到一塊兒,結拜姐妹是唯一的辦法,但同時也要解釋,為什麽要編出謊話來非說是親姐妹。

多虧了他小叔啊,學文的人就是不一樣,編起故事來就跟真的似的。

反正在陳屠夫的口中,周大姑娘就是有著千般萬般的不得已,為了躲避無良的老爹,也為了信守早年的婚約,她不得不配合著躲到了鄉下地頭,甚至為了不讓周老爺派出去的人追查到她,昧著良心說了謊話欺騙了失去記憶的幹姐姐。

江母當場表演了個目瞪狗呆。

一旁的江奶奶也好不到哪裏去,哪怕她的年歲再長,這種事情那是一輩子都難遇到一次的。

比起這倆,跑來吃瓜看戲的村民們顯然更能接受一些,畢竟他們是來看熱鬧的,別人家的事兒有啥不能接受的?

“天呐,那個桂香姑娘居然是鎮上有錢人家的大小姐?哪家啊?周家?聽著很耳熟啊!”

“半年多前跟小貨郎私奔的那個周大姑娘,耳熟不?耳熟就對了!”

“人家都說了那才不是私奔,是那個周家老太爺還在世時,就給孫女定下的親事。是周老爺這個上門女婿不認賬,想再說一門對自家有利的親事!”

“周老太爺還活著的時候,那都是哪年的老黃歷了?沒聽小貨郎說他家沒錢了嗎?人沒了錢沒了地沒了,周老爺不同意把閨女嫁出去吃苦咋了?”

“話不是這麽說的,定下的婚約總得遵守吧?”

有村民覺得周老爺的做法情有可原,哪個當爹的願意讓金嬌玉貴養大的閨女嫁出去吃苦了?但更多的村民還是支持周大姑娘,信守承諾才是為人的本分,再說了,不願意嫁出去也可以招贅啊!橫豎周家只剩下大姑娘這麽唯一的一條血脈了。

吃瓜群眾叨叨的熱鬧時,江母和江奶奶也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同時也有好事者將江父也找了回來,一並聽這些事兒。

陳屠夫也擔心他們會責怪趙桂枝,一面給妹子開脫,一面又細細的說了趙家的事兒。

“周家老太爺還在世時,跟趙家的老太爺是好兄弟。對,就是趙桂枝的那個趙,她倆的爺爺是多年的至交好友,所以她倆才會認識。”

說到這裏,陳屠夫還臨時發揮了一把,指著小貨郎說:“要不是因為桂枝也是個閨女,搞不好就輪不到他了。兩家老太爺就很想結親來著。”

小貨郎不敢置信的瞪著這個倒黴兒子。

陳屠夫又不怕他,只繼續說道:“桂枝忘了以前的事兒,又湊巧被江二郎救了,趙家其實也沒什麽人了,輾轉知道消息後,也默許了這事兒,只是讓我們把桂枝的嫁妝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