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船塢之後是海船(第2/3頁)

而且國王手中也沒有海軍官兵,造船工廠和造船設施,事實上,就算他有了敦刻爾克,他能夠停泊在新船塢的船只也只有十五六艘。

這也許是英國的議會們並未太過看重敦刻爾克的緣故,也許他們覺得,敦刻爾克固然重要,但他們隨時可以奪回,現在英國的主要敵人還是荷蘭——他們之所以彈劾海軍大臣海德,也只是因為海德是查理二世的心腹罷了——路易要感謝這種輕視,並且希望這種輕視能夠持續上一段時間,要說為什麽,在海上他確實暫未有發言的權利——就在洛林公爵過著他的歡樂小日子的時候,國王已經來到加來,在這裏他借助女巫的幫助,親眼目睹了英國與荷蘭在海面上展開的第二次戰爭。

第一次英荷戰爭發生在幾年前,那時候查理二世還在流亡,英國還在被護國公克倫威爾統治,奧利弗·克倫威爾代表著商人們與銀行家們的利益,當然不會對有意奪取海上貿易權的荷蘭手下留情,在連綿不斷,誰也不願意俯首認輸的情況下,海上的硝煙彌漫了整整兩年,英國最終取得了英吉利海峽的控制權,而荷蘭也在厄爾巴島和裏窩那海戰中取得了勝利,令得英國人在地中海的貿易受限,只是那時的荷蘭最終還是無法與英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打持久戰,於是在54年,他們簽訂了威斯敏斯特條約,在條約中,荷蘭不甘心地承認了失敗以及同意了英國頒布的航海條例。

英國的航海條例中最關鍵的一條莫過於規定,所有英國進口的貨物,都必須由英國或是原產地的船只運到英國,也就是說,不允許有航運能力的第三方插手,而荷蘭一向就是以貿易中介為主要收入的國家,這樣的條例無疑直接打擊到了它在海運上的利益和權威,毫無疑問,荷蘭在這兩年來始終沒有停止過對海軍的大力發展,相對的,英國因為連年內戰,海軍雖然沒有卷入其中,但也受到了影響——主要是因為克倫威爾因為又要鎮壓國內的保王黨,又要遠征愛爾蘭與蘇格蘭,以及與法國聯盟,對抗西班牙,所以在他死去之前,英國已經背負了兩百萬英鎊的債務,加上政界與軍界官員的貪婪,這筆債務在查理二世即位前短短的混亂時間裏又增加了一百萬英鎊,既然如此,為了償還債務,就算是海軍軍費也遭到了削減,只有預算的三分之二,雖然相比起其他軍隊,他們的待遇已經可以說是很不錯了,但就如路易看到的,海軍是所有的吞金獸中最貪婪和最饑餓的,一旦軍費不足,弊端就會立即爆發般的顯露出來。

他們借助渡鴉的眼睛,在海上看到的英國戰艦明顯地要比荷蘭戰艦更殘舊與笨拙,船員人數明顯不足,對戰的勇氣也如同清晨的霧氣那樣微薄——荷蘭在這場戰役中出動了五十艘大戰艦,這種戰艦均屬於風帆戰列艦,木質船體結構,在水線下包裹銅板,以風力為驅動力,排水量大約在一千噸左右,荷蘭的船只不但外表光亮,就連炮口的數量也要遠超過英國,英國的蓋倫船雖然配備了三層炮口,但從炮口噴射而出的火焰顯而易見的還不如荷蘭的戰船多,而且荷蘭的戰船從一開始就憑借著出眾的速度搶占了有利位置,拉開戰列線,將側面船舷對準依然船首對敵的英國艦隊——原本在可用炮口的數量上落了下風的英國艦隊更是雪上加霜,金紅色的炮火不斷地在深黑色的船體上燃起,就像是一小簇一小簇瞬間綻放的花兒,碧藍的海水倒映著這一絢麗的景象,黑煙與白色的蒸汽不斷地升起,桅杆折斷,風帆落下,他們看到有一艘燃燒著的英國戰艦搖搖晃晃地向著荷蘭人的船隊駛去,顯然是想要同歸於盡,但荷蘭人也不是蠢貨或是瞎子,他們的炮火集中傾瀉在這艘船上,它很快就燃起了大火,船上的水手紛紛跳海求生,他們鮮艷的制服在海面上格外顯眼,就像是跌落在草地上的小漿果,而他們的船只成為了一朵最璀璨,也是最龐大的火之花,它以一種決絕的姿態燃燒著,變成一個大火炬,最後伴隨著一聲劇烈的爆炸,它折斷成了兩截,折斷的部分被海水淹沒,立即變得焦黑,火焰掙紮著竄上指向天空的船首與船尾,但最後還是徹底地湮滅在緩慢轉動的漩渦裏。

即便只是從天空俯瞰,從水晶球中觀看,路易還是忍不住緊緊地握住了瑪利的手,而瑪利也是如此,在遭受過一些挫折後,小女巫反而變得更理智了一些,她讀了一些書,知道這些戰船與戰爭對路易意味著什麽,而她……她是說,她是不是能夠給路易一些幫助。

“很難。”路易這樣回答說,倒不是有意打擊瑪利,是真的不太可能,除了在建造船塢時可能給予的一些協助之外,裏世界暫時還無法對表世界造成直接的影響,而且就算是裏世界,依然有國界之分,法國有法國的巫師,意大利有意大利的巫師,而英國也由英國的巫師,只是機緣巧合,路易在尚未接觸法國裏世界的時候,既先接觸了意大利的裏世界,但對於法國的巫師,路易不是不看重,而是有著一個既定的想法,那就是,既然他們生活在法蘭西的土地上,也就注定了是自己的臣子,對曼奇尼家族所在的裏世界,他是侵略者,對法國的裏世界,他卻是理所當然的統治者,只看什麽時候有了合適的契機,他就要設法收回到自己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