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別離滋味濃於酒(二)……(第2/3頁)

最後那幾個字比部首領沒說出來,但天子卻猜出他心中想法。

“不必想這麽多。”天子道,“眼下這是暫定讓比部去做的事。……半個月後,出征之前,你再來趟紫宸殿,朕會告訴你最終的旨意。”

這話的意思便是說,此事還有回旋的余地。

那比部首領聞言便拱手又應了聲,接著確認陛下沒有旁的吩咐後,才告退離去。

及至他的背影消失在殿門拐角處,天子面上的神色才一點點沉了下來。

一個多時辰後,張彥回來了。

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奉召入宮的魏王。

“張彥退下。”天子道,同時吩咐張彥,讓他將殿外那些人全都帶走,不要靠近紫宸殿。

張彥應諾離去後,天子才看向下首的人,接著忽然起身。

“去內殿談。”

魏王見狀也不多說,跟著對方便去了內殿。

“朕今日叫你入宮,你應當猜出是為何了。”兩人在內殿的羅漢床上落座後,天子也不拐彎抹角,便直截了當地開口。

魏王原本是不知道的。

因為他並未上朝,原先也無人特意告訴他盤縉對大恒宣戰一事。

只是這幾日,朝堂因著誰能掛帥而始終無法定下,天子也未開口。

但朝臣心中都覺著,魏王是目下最合適的人選,盡管並未在他的跟前提及,但朝臣與在京城的宗親之間已然傳遍了,魏王身在京城,自然聽說了些。

而這節骨眼上,陛下宣他入宮,方才又說了這麽一句,魏王自然便猜出來了。

“盤縉對大魏宣戰一事,皇兄想讓我掛帥出征?”

天子嗯了一聲。

“眼下大恒也唯有你最合適,朝臣雖不說,但朕也看得出來,他們心中都是如此想的。”

只是礙於他的面,並未提出罷了。

魏王畢竟心中還是以大恒為重的,因而聽了後,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道:“若是臣弟出征,阿月留在皇城便不合適了。”

他說,倒不如讓阿月和他一起走,屆時經過渭寧時,他再叫人送阿月回渭寧。

魏王並未告知天子,阿月於兵法一事上的造詣。

他並不想讓對方知道這事。

而同時,他也確實想將阿月帶走,一來阿月單獨留在京城他不放心,二來,與盤縉這一仗,若是阿月在他身邊,他的勝算便會大很多。

他以為眼下大敵當前,天子必定會有所權衡,同意他和阿月一起走,卻不想陛下聽了他的話後,面上神情不變,眼底眸色忽然加深。

“你若出征,魏王妃回了渭寧豈不更不安全,倒不若留在京中。更何況,她的家人都在京城,你總要為她考慮。”

言下之意,便是不同意阿月走。

魏王沒想到即便到了此時,天子想的還是將阿月留在京城。

他於是沒再開口,也沒應下掛帥出征一事。

整個內殿之中,霎時陷入一片沉默。

天子看了他許久,眼中神色隱隱變換,最終說了句。

“眼下盤縉虎視眈眈,凡事自然以大恒為重,至於旁的,都可以再商議。”

意思也就是,阿月離京一事,可以再談。

聞言,魏王才沒再像先前那般。

又過了半個時辰後,談好的兩人才一道起身。

“臣弟這便回去準備,等皇兄的旨意。”

說完這句,魏王才告退離開紫宸殿。

而天子也告訴他,不日封他為帥的旨意便會送到他的府邸,同時一起送到的,還有帥印。

眼見著魏王的身影消失,天子唇邊勾起一抹不辯喜怒的笑。

接著他喚了張彥入殿。

“讓中書省擬旨,半月後,魏王掛帥,領兵三十萬,出征盤縉。”

.

魏王回府後,一直等著他的阿月便趕忙迎上來。

“阿曄,是什麽事,是不是讓你出征?”

眼見她連披風都沒穿,便匆匆出來,原本打算回話的魏王直接道:“天這樣冷,也不知道多穿些再出來。”

他說著伸手,將阿月的指尖納入自己掌心之中,接著一邊替對方暖著手,一邊和她一道往房間內走去。

“皇兄說,半月後讓我掛帥領兵出征。”

阿月早便猜到會是這樣,也沒有很驚訝,只是她心中還有件事。

“那……”

魏王知道她要問什麽,便道:“我和皇兄談了,以我出征為交換,屆時你和我一道離京,只是快到渭寧時,你要先回一趟渭寧,過後我再讓衛三接了你去軍中。”

“只是在皇兄那裏,你要做出獨自回渭寧的樣子。”

阿月聞言有些遲疑。

“……陛下答應了?”

魏王點頭。

“他若不答應,我便不出征。”他道,“皇兄知道孰輕孰重,便答應了。”

“阿月,很快我們便能離開了。”

阿月看著對方面上的神情,不知怎的,心中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騰升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