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花燈會(第2/3頁)

小阿糯卻鬧著不走,說要同苓苓姐一起睡。

“你苓苓姐累了,就你那睡覺德性,別打擾你苓苓姐休息了。”

說著他拎了小家夥的後襟就將人拖出了門。

小阿糯被倒拎出門,還不忘咧了嘴同紀初苓揮手,說明天來找她玩。

二姨母亦忍俊不禁,最後說著讓她早點歇了也離開了。

因為紀初苓的到來,整座宅子都熱鬧許多。

人走後,秋露邊幫姑娘把簡單的妝飾都卸了,邊道:“姑娘這下可以放心了。”

見紀初苓淺笑頷首,便又說著:“不過反正都過來了,姑娘大可多待段時日再回去。”

她一直跟在姑娘身邊,當然知道姑娘在嶺縣會開心許多。

紀初苓從鏡裏瞥她一眼:“你想要待多久啊?”

小丫頭眼睛就放光了:“至少要待過上元節吧!望京城的花燈會年年都是那樣的,可沒意思了。”

“我看是你貪著玩不要回去吧。”

見被識破,秋露吐了吐舌頭。

許是因為睡得安穩,紀初苓這一覺直睡到了正午。起身梳洗好後,一打開門,就在外頭發現了一只眼巴巴的小阿糯。

“大公雞叫的時候我就起來了。可是阿娘不讓我吵你。”小家夥模樣可哀怨。

紀初苓牽了他小手往外走,故意說道:“一大早來等我做什麽,等我檢查你功課麽?”

小家夥先是皺了下眉,後又一副認命的小大人模樣:“跟苓苓姐一起的話,做功課也可以。”

“那今兒就教你寫‘小阿糯’”。

小家夥點頭如搗蒜。

紀初苓在嶺縣這幾日過得尤為安逸,幾回發起呆時,還能挖出記憶裏許多年前在嶺縣的點滴來。

她時而陪著小家夥玩鬧做功課,時而去陪二姨母說話做活。

二姨母手藝好,她不用討,每日也都被各式菜品點心給喂得圓鼓鼓的。

二姨母還趁這幾日給她縫了方水色小帕。

至於二姨父天天忙著縣衙裏的事,只晚間才能遇見。自他上回制成了一個哨笛後,似乎發現了自己除了當官辦案以外的天賦,近來開始做起鳥雕。他拿了幾個雕好的在紀初苓面前顯擺,她瞧了果然還不錯,鳥雕活靈活現的。

紀初苓打趣他有這手藝,還不如先學紮個花燈,興許能在上元節上奪個花燈魁首過來。

這樣他就是大夏國裏最會紮花燈的縣令了。

就在一日日的打鬧歡笑裏,轉眼便到了上元節。

聽說嶺縣的花燈會是特別熱鬧的。二姨母心道她總是在望京城裏拘著,定是不自在,便說了讓紀初苓好好去玩。

至於看住小阿糯的重擔,就不由她來了。

在紀初苓記憶裏,她小時似乎只有一回上元節時恰好在嶺縣。趕上過那麽一次花燈會。

回憶裏頭,她才一出門,就被成片的花燈給迷了眼。

整個嶺縣都是一片花燈海。那時候她個子小,身量都不過那些攤子高,所以要看那些美妙絕倫的花燈,都得仰了頭看。

就覺得全像是天上星星變作似的。

京城裏的上元節雖玩樂更多樣,花燈制作也更復雜,但就覺得沒嶺縣的有意思。

臨近晚上,秋露賣力地給姑娘作妝扮。怎麽著也不能讓自家姑娘被花燈給比下去了不是。

此次出京是輕裝,秋露就看著帶了些首飾來。紀初苓由著她擺弄發式時,便瞧見謝遠琮送的那盒首飾也給帶來了。

晚上是逛燈會,又不是入宮,不用恪守妝儀,自然是怎麽喜歡怎麽來。

紀初苓心想著,這石榴紅的簪子耳墜熒亮奪目,定不至於埋沒進燈海裏頭。

便讓秋露把這套給她妝上。

最後出門時,小家夥見了,指著她耳朵連說了三回苓苓姐美美美。

晚膳當是吃了不少蜜。

她們出來時,嶺縣已然遍布花燈,主街道上最是熱鬧,人聲鼎沸,也最為擁擠。

樹上掛滿了各式不一的大小花燈,一片紅火,是燈卻似花。

花開千樹。

街上男女老少都有,熙熙攘攘的。走著走著,還能看見不少雜耍的。

四下到處擺著攤子賣各種小食,小阿糯眼睛都看直了,一路饞得不行。

走著走著就停下來,拽著她阿娘要吃。

別人出來看燈,他光鉆進吃的裏頭了。

二姨母見狀,最後便讓紀初苓自個先去逛,不必等他們了。說難得玩一次,紀初苓若總等這個饞嘴的臭小子,定玩不盡興。

且嶺縣也就那麽些大,等小子吃足了,指不定一個轉頭又能遇上。

紀初苓便應了,帶了秋露往一片花燈裏頭鉆。

秋露左顧右瞧的,忽指著某處一個攤子道:“姑娘,那邊的燈都好漂亮,咱們去看看?”

紀初苓也瞧見了,點點頭走了過去。只見面前這一長攤子上擺滿了各式花燈。

這些花燈不是用來賣的,而是要猜對懸在粱上的燈謎才能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