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拜入上清(第3/4頁)

她一面說,一面自喉嚨裏發出咕嚕聲,說話聲含含糊糊的,琳姬不禁莞爾,也道,“中央洲地大物博,藏珍蘊寶,更有許多上古遺跡,甚至是舊日宇宙的殘墟,尋常修士能托生在中央洲,就要比其余大洲的修士多了幾分際遇,但此地兇險,也倍於他地。若是功行不到,還當謹言慎行,否則便如剛才那修士一般,他自己糊塗出來,糊塗死了,若是在別的大洲,怕是門中還要震怒悲慟,處罰同行師兄,但在我們中央洲,大家卻都視若等閑,不會有一絲惋惜。”

果然,窗外那些修士之中,只有一二人面現悲色,反身飛走,其余人見大魚遊得遠了,便重又回來捕魚,只是行動中明顯比之前小心了許多,距離海面更遠,也時不時留意水柱動靜,免得又有大魚借水柱之力,遊到空中捕食他們。

雖然初到貴地,只見到中央洲一處奇景,但此事對阮慈頗有觸動,令她品味到中央洲陸的不同,聞弦歌而知雅意,更是處處小心,再不起出門探看的念頭,只是和王盼盼在小峰裏閑談些中央洲的逸事。

巨龜在此地就食三日,終是吃得飽了,待它住嘴那一刻,整片櫻濃翠稀海,緋色都被吃得淺了幾分,卻不再是櫻濃翠稀,而是翠色漸濃。

巨龜昂天嘶鳴了幾聲,修士們俱都飛回長卷之中,巨龜卻並不就走,而是翹起尾巴,只聽得嘩啦啦一陣大響,空中下起一場暴雨,更有諸多汙物夾雜落下,這一場雨又下了半日,巨龜這才沒入雲層,只可憐這櫻濃翠稀海,已成了黃泥湯子,卻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復舊觀了。

自櫻濃翠稀海開始,巨龜兩三日便要停上一停,只可惜多在雲海之上,無甚可看,但每一停都有不少修士離船而去,寶芝行的貨郎更是每到一地便成隊出去販貨,如此又過了一個月,這一日琳姬來為阮慈收拾行囊,又將王盼盼請到玉籃之中,小心地端著,笑道,“慈小姐稍耐幾日,入門之後,我自將盼盼給你送回來。”

阮慈來時,琳姬也將王盼盼抱走,想來自有考慮,她半點也不為這只貓擔心,聞言點頭應了,挽上行囊,由琳姬帶著,送往低輩弟子之中,由周晏清帶著,飛出長卷,又上了一艘大船。

這艘船看來和周晏清所捧的小船相似,但卻要大了無數倍,眾弟子無不好奇打量,有人側頭對領頭那阮氏女笑道,“師姐,這便是你乘過的一氣雲帆罷?”

阮氏女依舊面籠白紗,秋水一般的眼眸在諸多師兄妹身上一掠而過,聞言也只是輕輕點頭。有幾個生性活潑的小弟子還要再行攀談,周晏清轉頭道,“噤聲。”

眾人頓時不敢再說,垂頭依儀軌站定,隨鐘磬之聲或停或止,上清門仙緣難得,誰也不敢造次,這批弟子中也不乏南株洲顯貴之後,但到了中央洲,一切無從談起,他們外洲遠來,要比本地弟子更加小心。

陳均在南株洲時,氣派已隱隱超出眾人,如今回到中央洲,更是風光無限,眾人上了一氣雲帆,那天舟也並不遠離,而是在雲中遨遊,相送了數百裏,猶不離去,阮慈心中很是好奇,剛想著‘天舟若一直不走,我們何必從長卷中出來’,便見到不遠處兩條彩船相候,俱是金帆玉骨、寶光燦燦。

見到一氣雲帆前來,兩艘彩船上傳出瑟響,陳均高踞船頭,擊磬相和,只見祥雲彩霞自船尾飄出,美姬伎樂飄拂舷側,那巨龜也轟鳴不已,彩船舟頭,兩名真人起身唱喏,“迎候故人回鄉。”

陳均受之不疑,僅僅微微擡手,一氣雲帆往前駛去,彩船附尾前行,行得一段路,自雲海中又有數只浮舟飛來,俱是裝扮富麗,只不能和彩船相比,攜了伎樂在遠處歌舞,簇擁巨龜前行,周晏清道,“這是上清門麾下茂宗,前來助興。”

天下盛宗,竟是奢靡如此,僅僅一個元嬰弟子回鄉,便要如此迎候?眾弟子心中難免生疑,只是初來乍到,眼看上清門規矩嚴厲,也未敢細問,各自在甲板上肅立。

又行數百裏,不斷有茂宗船只,各執旗號飛上雲海,上清門彩船每隔三千裏便有一對,行到數萬裏時,一氣雲帆之後算上本宗、下宗,乃至依附茂宗,已有數百船只跟從,那祥雲遠遠曳出千裏,將半邊天染得通紅。阮慈身邊一個小姑娘再忍不住,回頭對她說道,“我在南株洲,便是元嬰大典也未嘗見過這般的氣派……”

話音未落,周晏清一眼瞥來,她忙正容危立,過了一會,才對阮慈偷偷吐吐舌頭,阮慈心想,“這女孩兒一定也是南株洲高門之後,如我這般的凡人,又哪裏知道元嬰大典該是怎生的氣派。”

正尋思間,只見眼前驟然一空,原本鋪蓋天地的雲海在前方猛地斷絕,猶如遇到懸崖一般垂掛下去,和遠方雲瀑圍成一處浮空深潭,這深潭水做玄色,無邊無際,占據一方青空,中有浮島延綿,引出九條水道往遠方徐徐升去。一氣雲帆駛入中央水道,彩船、雜船各自分道左右景從,千舟緩渡,逐漸升上雲端更高之處,只見前方一座白玉山門,高大巍峨,只在極遠處可以仰視,駛到近前,便只能看見那寬如城墻般的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