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洞府內事(第2/3頁)

瑯嬛周天,修士破境多數都需要寶材外藥調和,就比如開脈、築基,開脈按例是需要三種靈物作為引子,築基也需要三種,到了凝結金丹,外藥數量便更多也更是珍稀,這破境外藥,種類繁多,品質也是高下不一,產地天南海北,而且一個修士所需外藥並不一定,要按功法和自身體質來尋,若是運氣不好,一個煉氣修士,破境時需要一味產自南株洲,又只能保鮮幾年的外藥,按上清門的規矩,只能設法在中央洲先行搜求,或是自己央求宗門長輩修士出面,再尋不到的話,也只能自己搭船去南株洲撞機緣了。

阮慈曾聽董雙成說過,太白劍宗的規矩是築基之後,結丹之前,都要去十大絕地歷練一番,想來這也是諸宗磨礪弟子的辦法,以上清門的能耐,若是願意,天下外藥有什麽集不齊的?這麽做自然是給弟子們加上一道繩索,這般弟子便不能只知修行,一味堆疊法力,遇到事情反而不知如何應對。

若想求長輩賜下,便要巴結師長,設法使自己為人看重,若想要重金搜求,便要設法貨殖牟利,賺取身家,若是想自己尋訪,那就免不得踏破鐵鞋,遊歷山河遍經險境,不知要經歷多少爭鬥,多少人心險惡。這麽做,又要比什麽宗門大比有用多了,只是更耗費時間,而且人才折損也要比宗門大比更多些罷了。

不過,上清門是天下盛宗,只有求著拜師不得其門而入的,沒有收不到徒的,人才這點折耗自然不看在眼內,是以對弟子的修為根本不做要求,不加考核,只在這一關來磨礪道心,將來成就高低,全在弟子自為。於弟子這裏,雖然築基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水到渠成,但拜入門中,也不敢有絲毫懈怠,戰戰兢兢,只稍微熟悉幾日,便要開始為搜求外藥做準備了。

“好叫小姐得知,其實我們九國這些仆從,之所以為眾郎君娘子信重,也是有此處幹系在內。”栗姬言辭便給,不覺便由她來解釋,“聽家中長上談起,宗門弟子多數不願事事勞煩長輩,便是洞天真人血脈,也有許多從煉氣期起便自行搜求外藥的。畢竟人情得來不易,為小事拋費了也可惜。我們九國之中,也頗有靈境險地,正出產不少外藥,門中自己並不收集,都是山門外的商行進來收買,他們能買,也能賣,幾萬年來做熟了的生意,頗是可信。小姐所需外藥,若是九國內能尋到,也是便宜,有些偏僻難尋之物,可以先傳話托問,若有便先買下來再說。”

阮慈聽得也是有趣,不禁笑道,“可我沒有靈錢,又該怎麽辦呢?上好的外藥,一定不便宜的。”

栗姬掩唇笑道,“便先賒欠著,也是無妨,若是實在不便通融,我等家中也薄有資財,自當傾力相助,待小姐築基之後,出門行走,又還有什麽靈錢是賺不回來的呢?”

阮慈雖然看著幼小,但並非無知幼兒,在壇城傭工兩年,也見過不少套路,聞言心領神會,知道自己若是點頭,將來自有些買賣上門,有許多是借重她這上清門弟子的身份才好做。至於這些買賣背後有沒有藏著圈套,那就要看運氣了,多數來說,應當是些做也無妨,不做也無妨的小生意,橫豎看這中央洲陸,修士地位遠勝凡人許多,上清門弟子更是站在修士之中的頂端,能撼動其身份的人並不太多。而栗姬等人,乃至他們背後的家門,也可從中取利,甚至所得也許還要比她更多。

話雖如此,但對阮慈來說,所有外藥因有道韻,吃倒也可以吃,但吃下不會發生任何作用,所有不能用東華劍汲取靈氣的寶材外藥,對她都是無用,是以也就當故事這麽一聽,聽了也不答應,也不回絕,只問起旁事,得知眾人今早已在靈田中栽下稻種,又養了兩只馮執事遣人送來的小鳥兒,便道,“這靈田平時需要幾人耕種?”

問得平日裏兩人耕種便可,便讓兩個男仆種地,兩名侍女給他們洗衣做飯,打掃庭除,無事不要常來主屋,她時不時要去外頭修煉,或許也要去紫虛洞照天開脈,若是不見,也不用驚慌尋找雲雲。

這四人本就是過來照看起居、打掃屋舍的,這些都是本職工作,且也知道阮慈如今得了功法,最緊要就是開脈修行,否則連靈谷峰清風亂書堂的課程都沒有必要參加,因此都領命退下。回屋途中,何僮對栗姬道,“栗姬,你太心急了些,小姐還未開脈,便說起築基外藥,如此操切,恐怕反而不美。”

栗姬不以為然,笑道,“我說的可有虛假?不都全是實話?我們本來家世不如人,若是本地弟子,怎麽也不挑我們,只能在此處混上幾年,灰溜溜地回去。是小姐慧眼識珠,挑中我們四人,哪有不萬死報效的?我是全為小姐打算,小姐也自然能明白我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