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林中殺蚌(第2/3頁)

陳均要將王盼盼留下,怕是顧慮到王真人的態度,王真人自然不會殺了阮慈,但可能對謝燕還曾經的愛寵下手,阮慈是體諒得這點的,只是不知自己在洞天真人門下,什麽時候能把王盼盼給接回來。王盼盼不在身邊,她修行《陰君歌注》固然方便,但也覺得很是孤單,縱然王盼盼在側,她也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人,但這終究是兩種孤單,如今這孤單,要更孤單一些。

胡鬧得夠了,她把手指間彈動不休的小魚兒扔進溪中——但凡好抓的,都不是靈獸,這小魚呆呆的,一抓一個準,只是尋常魚兒罷了,最多因常年處在紫精山裏,魚肉要比凡間更細膩幾分,凡人吃了能延年益壽,阮慈卻還是吃不得,這種肉食,在她口中發苦發澀,當即便要吐出來。

此處還是後山淺處,距離阮慈洞府不遠,按常理也不會有什麽高階妖獸,阮慈運起靈氣,將足上水汽蒸發,穿上鞋襪,先想道,“我應該學一些符法,也不知如今能不能學會,否則依舊很是不便。在宋國時大家都用的避塵符,可保周身清凈無垢,現在就大有用處。”

想到自己修道之後,第一次正兒八經運使靈力竟然是在蒸腳,又覺得很是滑稽,禁不住咯咯笑了起來,自言自語道,“還好盼盼不在旁邊,不然,一百年放不過這事兒。”

正這樣說著,只聽遠處一聲輕叫,仿佛小貓咪嗚之聲,阮慈奇道,“盼盼?”

往聲音來處望去,卻只見草葉輕動,往遠處躥走,阮慈發足追了過去,口中不斷叫道,“盼盼,停一停,等等我呀!”

只見林間一只貓影,躥得很快,沿著溪邊往上遊跑去,阮慈直追在後頭,這溪水盡頭,乃是一處小潭,上有短瀑注入,濺起水花,在空中散出七色小虹,頗是可愛,阮慈追著貓兒一路跑到此處,笑道,“抓住你啦!”

草叢中那小貓往前一撲,鉆入瀑布,阮慈跟著往前抓去,躍到空中時,手腕一反,卻是將一柄長劍刺出,自己反身一躍,笑道,“有意思,原來是一個大河蚌。”

只見潭口冒出一蓬七彩煙霧,那小潭、山壁和短瀑都在煙霧中消失不見,只有一個巨蚌,張開了蚌殼,大如山壁,橫亙在小溪上方,小潭便是它的蚌肉,這河蚌裏頭並排站上十幾個人都不成問題,此時蚌殼往下欲攏,卻被一根長劍卡住,劍尖還釘住了河蚌斧足,這斧足生得很是細長,在草地上扭動不休,想來便是剛才的那只‘盼盼’了。

“靈性十足。”阮慈笑道,“你聽我惦念我養的小貓,便能幻化成貓影,引我追了兩裏,想來已是快築基了吧?”

她從前推斷修為,主要憑借自己的直覺,能打得過的就是煉氣期,打不過得大概已築基了。但此時又覺得不對,當時她還沒開脈,只憑身手而已,如今有了靈力,修為當可更進一層,便是築基期妖獸,若是攻伐手段匱乏,在她心裏大概也是能打得過的。畢竟這鬥法之能,和修為境界並非完全畫上等號,如果光是有境界便有用,眾修士也不必苦苦開拓玉池,培養神念,以便高築道基了。

謝燕還曾對阮慈說過,眼識不能亂開,若是窺視修為更盛的前輩,靈識會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阮慈牢記她的叮囑,平時很少開眼瞎看。此時刺傷河蚌,看看倒是無妨,便打開眼識看去,只見蚌殼頂上氣如高台,分了五層,底部夯實如真,頭上兩層卻有些虛幻,不由笑道,“還真是築基了?台高五層,三實二虛,也不怎麽樣。”

這望氣分品的知識,也是《天舟渡》上教的,阮慈見那大蚌斧足仍是亂動,顯然生機滿溢,也是垂涎欲滴,喃喃道,“這麽靈性,一定很好吃,該怎麽做你好呢?唔,我實在應該問馮姐姐要個會做飯的廚子來的。”

她搓著手,一副見獵心喜的樣子,那河蚌急劇收縮,顯是極為恐懼,不過阮慈並不同情它,若不是她有東華劍在身,鎮定神智,所有外念都無法侵入識海,恐怕真會投入巨蚌口中,蚌殼一攏,做了腹中餐。她眼下是在想該怎麽把這巨蚌運回去才好,宗門雖然也會配發乾坤囊和些許法器,但也得開脈之後去靈谷峰找管事登記造冊,才能領取。

在均平府,琳姬雖然待她好,卻沒送什麽法器,阮慈手裏只有幾把在正氣商行得的劍,材質倒頗是不惡,其中一把劍平時可以化作一根短笛,按動機關劍刃便立刻彈出,這在凡間是難得的利器,阮慈也是覺得好玩這才留在手中。她還有一柄劍,是正氣商行的打鐵師傅送給她的,□□斬斷河蚌斧足,叫它行走不得,又蹲下身來,琢磨著該怎麽把這麽大的河蚌綁起來,帶回去煮湯喝。

之前獵殺妖獸,王盼盼都在一側,指點她如何處置,阮慈這還是第一次自己覓食,河蚌還和遊魚野獸不同,一大片軟軟的肉,足有幾人大,一時也不知要害何處,怎麽去殺,雖然斬斷斧足,但蚌肉收縮不住,顯然沒有就死,阮慈不禁大感棘手,叉腰站在當地只是沉吟,手指在劍柄上不住敲動,過了一會,終於下定決心,拔劍揚手,氣機鎖定眼前蚌肉,揮劍欲下。